揭秘红军史 红军长征在雪山草地的粮食供给问题
红军长征途中 , 两次爬雪山 , 三次过草地 , 在川西北一下两上 , 纵横5000里 , 辗转驻留16个月 , 成为红军长征史上最为艰难险阻的篇章 。在雪山草地 ,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诸多原因 , 粮食问题成为红军生存的首要问题 。它直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和生死存亡 。
【粮食供给问题严峻的原因】
“雪山草地”主要位于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 , 地处四川省的西北部 , 青藏高原的东南边 。该区域南北长约410公里 , 东西宽约360公里 , 总面积82700平方公里 。“雪山”指红军长征翻越的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昌德山、打古山、虹桥山、鹤鸽山、巴郎山、党岭山 。“草地”指红军走过的川西北草原沼泽 , 包括阿坝草地、红原草地、瓦切日干乔沼泽地、色既坝、年朵坝及班佑草地 。“雪山草地”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 , 是川西北的高寒地区 , 地势险峻 , 气候甚为恶劣 , 年平均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 , 雨雪风雹来去无常 。恶劣的自然条件 , 使得该地许多区域渺无人烟 , 物产不丰 。当时有人曾统计过“川西区总人口计78038户 , 344249人;农作物以产玉蜀黍著称 , 大小麦及黄豆次之 。年产稻约1000石;马铃薯约500000斤;玉蜀黍约90000石;青稞约70000石 。牲畜川西区有牛2000000头 , 羊520000头 , 马骡驴150000头 , 猪100000头 , 有名之西狗约有50000头 。”以上并非精确统计 , 只是个估算 , 特别是农产品 , 估算当时年粮产不足一亿斤 , 人均粮食在二三百斤之间 , 全区年均总储粮仅在1000万斤左右 。红军长征过境之前 , 川西北地区隶属于“四川松、理、懋、茂、汉屯殖督办署” , 1935年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 。当时还处于封建农奴制度统治下 , 各族人民深受封建压迫和经济盘剥 , 长期过着贫困生活 。在正常年景 , 农区贫雇农每年缺口粮在半年以上 , 中农也在三四个月左右 。如遇到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 , 势必造成供求的尖锐冲突 。
1935年5月 , 红军进入川西北地区时 , 红一方面军辖第一、三、五、九军团和军委纵队共一万余人 , 红四方面军辖第四、九、三十、三十一、三十四军、独立师及妇女独立团、炮兵团、后勤机关近十万余人 。其在被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之中 , 缺衣少食 , 军供不济 , 带入该地区的粮食和军需品不多 。红军人数占所控制地区总人数的l/2 。在红军集中的地区和主要行进路线上 , 红军人数超过了当地居民人数 。红军在该地区与民争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 是当时川西北地区特有的始终突出的矛盾 。红军一到该地区 , 立即感到粮食问题的沉重压力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 , 从1935年6月中旬到9月上旬 , 10万红军在20多万人口的川西北地区停留了近3个月 。中央率一、三军团先行北上后 , 到10月底四方面军主力南越夹金山举行天、芦、名、雅战役 , 约9万红军在该地区境内停留了一个多月 , 近2万留守部队和后方机关、医院等在大小金川地区驻扎近10个月 。1936年二、四方面军会师后 , 5万红军过境北上又是一个多月 。红军驻留时间长 , 面对如此大的粮食需求 , 深知只能维持30余万人口粮食自给的川西北地区必然难以承受 。如果按红军在川西北雪山草地每人每天耗一斤粮食计 , 总消耗粮食当在2500万斤至3000万斤左右 。这相当于红军集中留驻的茂县、松潘(一部分)、理县、汉川、黑水、大小金川、丹巴、马尔康、壤塘、阿坝地区年产粮食的50%以上 。参加过长征的邓颖超回忆:“长征中除了作战外 , 粮食问题成为当时最大的困难 , 尤其是四川西北部藏族地区时 , 粮食就更困难 。”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也提到:“这一带人烟稀少 , 又是少数民族地区 , 部队严重缺粮 , 我们几乎天天为粮食问题发愁 。”肖锋在《长征日记》中写到:“在部队行进过程中 , 粮食日渐成为威胁我军生存的大问题 。仅不负担战斗任务的一军团直属队 , 在从懋功到毛儿盖的行军途中 , 18天就减员120人 , 占全队总人数近百分之十 。”从某种意义上讲 , 粮食问题已成为当时红军急待解决的首要难题 。
推荐阅读
- 《红楼梦》为什么宣扬“同日生的就是夫妻”?
- 揭秘古代宫廷投毒三大秘法 古代皇家投毒谜案
- 揭秘妙玉结局 竟被贼人掳走侮辱后卖入青楼?
- 红楼梦中宝珠是谁?宝珠为什么做了秦可卿的义女
- 被三个女人玩完的禽兽王朝 北齐红颜祸水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揭秘汉成帝刘骜为什么死在赵合德床上?
- 古人更偏爱平胸 揭秘古代丁香乳更受欢迎
- 揭秘中国古代的女囚坐牢就失去贞操的潜规则
- 小说《西游记》中最美的女儿国国王 红颜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