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MCN不是网红们的救世主
文章插图
图源:摄图网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银杏科技(ID:yinxingcj),作者:狸七,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签约之后,轻松月入过万,能火还有钱赚。”
在up主胡基森的视频里,MCN拿着“有流量扶持、孵化百万级账号”的噱头,忽悠博主签约,盘问后才知,对方只是想空手套白狼。
文章插图
图:来自UP主@胡基森的《MCN公司是如何忽悠UP主的》
在视频下方,不少网友发表”你若签约,只等吸血“的评论。
文章插图
还有网友扒出MCN合同违约金泛滥等问题,顺道科普了《合同法》。
文章插图
近年来,也频繁出现博主离职MCN的消息。
文章插图
照这个理,MCN递出橄榄枝时,谁都应酌情考虑。
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相比2018年,2019年头部网红与MCN机构签约占比仍有所提升,达到93%。
签约MCN机构的网红人数逐渐增加,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会把网红当成自己的正式职业和工作。
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流量扶持。
素人签约MCN,公司会有专业团队根据自身特点,打造IP标签,且不少MCN公司拥有头部资源,善于制造热点并推动品牌方与达人的合作,提高变现几率。
于是这一套“包装+流量+核心资源“的服务包,成为吸引众多素人或达人入驻MCN的希望,也让大家认为,这个行业指日可待。
但是,蓬勃发展也会显现良莠不齐。
在“网红经济”的红利期,一些MCN公司出现了账号归属权、压榨签约者、用高昂违约金威胁合作等问题,给签约者带来风险前置的困境。
那么,MCN还是互联网时代的“香饽饽”吗?历经优胜劣汰的洗牌后,MCN的运营模式该从哪里革新?
万一火了,你的账号就是别人的?如何定义完美协作?
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原创视频内容自己把控,MCN做好商务对接和流量管理就能共创不菲的成绩。
但事情好像没那么简单。
去年4月,在疫情期间拍摄“武汉日记”的VLOG博主“林晨同学”发布了一条控诉视频,控诉对象为所属MCN机构“不差旅行”。
根据林晨的表述,MCN机构强迫他在与疫情相关的视频中植入商业广告。如若提出异议,需支付公司最高达300万的违约金。
文章插图
图:博主@林晨同学的视频截图,目前原视频已删
同年5月,美食生活博主“翔翔大作战”发布视频称,由于和所签署的MCN机构发生纠纷。他向机构提出解约后,后者即冻结了他的部分社交媒体账号。
文章插图
图:博主称,从签约以来,自己并未得到公司实质性的帮助,所签署的合同为合作协议,并非劳动合同,这也就意味着公司没有义务为其缴纳五险一金
双方在就账号归属讨论未果的情况下,这个拥有400多万粉丝的视频账号,在去年5月25日之后再未更新。
在两位博主的视频中,“有失公平”是出现率最高的词。
首先,在博主“翔翔大作战”的合同里,甲方的义务只有6条,而乙方的义务长达3页,并且,甲方的违约责任只有1条,而剩下的全部归属于乙方。
推荐阅读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价格战|薄利多销有多蠢?拼多多低价包邮,不是靠薄利,实则另有“套路”
- 刘强东|刘强东想不通为什么网购消费者喜欢用淘宝,而不是京东呢
- 果茶|马化腾带王健林买了杯果茶,微信刷脸付款后,店员:你是不是忘了什么?
- vdc|做外卖,TikTok不是认真的
- 起诉|不是一亿的事儿!腾讯再起诉抖音,屡次三番到底在争什么?
- mcn|2022年,关于微信生态的20个预测
- 交易|消费者不是“韭菜”,大数据得讲“规矩”
- 顾客|“某宝顾客强行挑错是什么体验?”商家:我是不是看起来不太聪明
- 点燃虚拟人的,不是元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