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林生斌事件和联想事件,给予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人什么样的思考

今年的网络舆论事件似乎比往年更热闹一些,以前,虽然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热点事件,但一般都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持续性不强。今年下半年,先是爆发了林生斌事件,持续了将近5个多月,现在才开始慢慢降温,接着,爆发了司马南质疑联想的事件,现在已经热炒了快一个月,温度没有降下去的征兆。本文不对这两起事件的是非曲直发表意见,只是想剖析一下这两件事情的一些相同的地方,了解一下网络舆论发酵的各种构成因素。1、这两起事件都有一个大咖作为意见领袖。这种大咖都是在自媒体上有几百万粉丝的知名人士,林生斌事件中有宋祖德,联想事件是司马南,他们在自媒体的文章和视频往往会很快的被大家转发和流传,迅速被更多人知晓,所以,大咖发言一定要谨慎,稍有不慎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舆论争议。

司马南|林生斌事件和联想事件,给予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人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插图
2、都有一个正义的口号。国人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师出有名,网上的舆论事件也是一样,否则,无以唤起广大民众的参与。宋祖德声称是为了朱小贞母子伸冤昭雪,这肯定是正义的事件,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粉丝坚定的支持他的一切言论和行为;司马南的起点比宋祖德高,他声讨联想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正义,维护众多普通劳动者的正义,看上去更高大上一些,支持者众多也就不奇怪了。3、发挥最大传播作用的都是中小主播。一个大V,无论他有多少粉丝,但真正活跃的粉丝数量并不多,同时,长期支持他的粉丝相对固化,所以传播力有限。在这两起事件中,中小主播的二次分发解读起到了最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中小主播粉丝量不一定很多,但他们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深入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对于信息的传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前几个月,打开视频都是林生斌事件,现在则是联想事件霸屏了。当然,这两起事件的中小主播不是一拨人,关心林生斌事件的基本都是女性主播多,而关心联想事件的基本都是有一定知识关心国家大事的,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些主播基本都是没有确切的信息源,只是对大V的内容进行断章取义的解读,很多内容根本就是自己的臆想。【 司马南|林生斌事件和联想事件,给予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人什么样的思考】

司马南|林生斌事件和联想事件,给予我们在互联网上的每个人什么样的思考
文章插图
4、这两起事件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公开资料,只是进行了不一样的解读。林生斌事件中,很多人引用的都是当年《局面》栏目对相关当事人采访的视频,包括四年前法庭的判决书,立场不同,解读出不同的内容,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而联想事件,司马南引用的所有数据都是来源于联想公开披露的资料和官网上的信息,实际上,这些资料早就存在,也没有任何的秘密,只是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也没有人愿意深入的解读,然后,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下,通过大V这样的专业人士仔细分析后,推向了网络,就发生了网络上的舆论的惊涛骇浪了。5、站在所谓正义一方的网友都不允许理性的声音出现。这两件事,舆论几乎都是一边倒。林生斌事件中,讨伐林生斌的占据绝对多数,任何人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一定会被广大网友怒骂水军和丧了良心,没有同情心,肯定不是好人;而联想事件中,如果谁敢对司马南的相关结论质疑,那么水军都是轻的,甚至会被扣上“汉奸卖国贼”的帽子,导致很多有不同见解的言论根本无法也不敢出来说了,所以,在网络上基本都是同一种声音。6、这两件事,网友都要求当事人出来自证清白。林生斌事件,很多网友都强烈要求林生斌出来,面对网友发现的疑点,开直播或者发布会,解释疑点,拿出证据,以证明自己是清白的;联想事件也一样,大家又在呼吁联想高层出来走两步,把司马南提出的问题解答清楚。中国实行“疑罪从无”已经十几年,现在怎么又倒退了?法院对林生斌的定性大家都不承认,他一个个体能有什么公信力?司马南引用的数据本来就是来自联想的官方,那是公开资料,还能解释什么呢?至于是否合法合规,那就不是我们能判断的了,所以,我一直觉得这个逻辑奇怪。这两件事情,虽然性质完全不同,但同样作为网上热议的事件,雷同点太多了,并且,这两件事都是陈年旧事,林生斌事件发生在四年前,联想事件时间更久远,股改都发生在20年前了,为什么突然会被旧事重提,难道这其中没有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吗?所有的网友都在高呼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两起事中,我也观看了大量的文章和视频,还真的不敢认同。林生斌事件中,很多主播引用的论据都是没有任何信息源的材料,甚至很多都是官方辟谣过的,这样的证据得出的结论怎么能够保证客观?联想事件中,很多主播连联想控股和联想集团都没有分清楚,就敢开始评论,并且得出结论,我也不知道这眼睛雪亮怎么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只要你合法合规,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人,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尤为重要,一味的迎合,又不愿意很好的做功课,纯粹为了讨伐而讨伐,真的会害人害己的。互联网应该是多元的,包容的,在这个自媒体高度发达的年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太多了,真真假假有时候确实很难分的清楚,在这个时候,何妨让子弹多飞一会呢?何妨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呢?对于任何一件事件,由于角度的不同,必然会得出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这很正常,很多复杂的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谁也不敢说自己一定正确,林生斌事件中,我们有谁去实地了解过?有谁去认真的把所有资料看过?有谁去甄别过照片和视频的真假?联想事件,有谁去了解过当年股改的历史背景?有谁去了解在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年代,联想选择贸工技路线的必然?又有谁真正去阅读过联想的各种公开报告?发声很容易,负责任的发声很难。林生斌事件和联想事件,这两起性质完全不同的事件,在网络的发酵过程中,却有着几乎一致的路径,雷同点太多了,我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一种常态,作为都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难道不值得深深的思考吗?越是浮躁的时代,也就越需要独立的思考,否则,不知道下一个目标是谁,是你也可能是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