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彭玉麟的六辞高官,理由虽各不相同,但其意义一致且发人深省

自古以来,为官之道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当官到底是为什么?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晚清军事家、书画家彭玉麟,用他的六次辞去高官的行为,给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他的为官之道,也充分表现了他的道德风尚 。
彭玉麟|彭玉麟的六辞高官,理由虽各不相同,但其意义一致且发人深省
文章图片

第2次则是在1872年(同治十一年),彭玉麟补完两年母丧守孝期之后,朝廷又让他官复原职:兵部侍郎兼同治帝大婚庆典宫门弹压大臣 。然而,到庆典一结束,他就立即上疏请辞了兵部侍郎一职 。朝廷虽然接受了,又交给他一项差使,即每年巡视长江水师一次 。
四、再辞要职,国家需要,临危受命
【彭玉麟|彭玉麟的六辞高官,理由虽各不相同,但其意义一致且发人深省】彭玉麟的连续四次辞高官行为,朝廷不仅没有责怪他,反而更加信任与重用他了,这表现为任命他的官职越来越高 。这样才有了彭玉麟的第5次与第6次辞高官的故事 。
1881年(光绪七年七月),朝廷任命彭玉麟为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 。这又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肥缺啊,因为两江管辖地广阔,又兼着物产丰茂;而南洋通商大臣一职更是权力大责任重,一向都是由德高望重的名臣担当的 。当时朝中重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曾任过此职 。现在让彭玉麟出任两江总督,说明朝廷对他的倚重有多大 。
可我们的彭玉麟大人就是不领这个情,他刚接旨后即上疏请辞,隔一日后又再次上辞疏 。朝廷万般无奈,只得把此要缺交给了左宗棠 。这便是彭玉麟的第5次辞高官 。
彭玉麟|彭玉麟的六辞高官,理由虽各不相同,但其意义一致且发人深省
文章图片

彭玉麟的第6次辞高官,显得更加跌宕起伏 。1882年(光绪八年),朝廷任命彭玉麟为兵部尚书 。与前5次一样,彭玉麟接旨后即请辞,但这次朝廷未予准许 。
不久,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彭玉麟率领旧部将士并招募新军,迅速前往两广部署海防 。此时彭玉麟想到:在国家危难之际,不适宜再辞官了,于是,已是66岁高龄的他,毅然以衰病之躯奉旨赴粤,带领所部驻扎到了南海前线 。到任后,他组织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 。还多次上疏主战,终于取得中法战争的胜利 。
在战后彭玉麟又疏请严防死守,以防后患 。当战争结束后的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彭玉麟便上疏请辞了兵部尚书之职,朝廷起初未予接受 。他又于当年八月、第二年八月、第三年七月、第四年六月接连四次上疏请求辞职 。鉴于他的执着,朝廷只得最后接受他的辞呈 。
彭玉麟|彭玉麟的六辞高官,理由虽各不相同,但其意义一致且发人深省
文章图片

五、笔者感悟:
晚清军事家、书画家彭玉麟,用他的六次辞去高官的行为,给我们很好地诠释了他的为官之道,也充分表现了他的道德风尚 。他清醒地认识到:为官一任,是为了更好地为国家与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完成更多的使命,而不是贪图享受,甚至以权谋私,只要完成了交代的任务、应尽的职责,完全可以不用当官,从而能远离明争暗斗的官场生涯,去尽孝道、去享受无官一身轻的生活 。
我们应该借鉴彭玉麟的为官之道,在有幸为官时,明确这是国家与人民赋予的责任,要树立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尽职尽力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决不能作威作福、以权谋私,做出坑害国家与百姓的事情;在完成历史使命或者到达退休年龄之后,就应该激流勇退,让位于更加得力与称职的干部,使我们的干部队伍永葆青春活力 。
彭玉麟|彭玉麟的六辞高官,理由虽各不相同,但其意义一致且发人深省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