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 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 , 在万物互联(IoT)的新时代 , 如何制备出可贴合于不同复杂自由曲面的多功能传感电路 , 以获得更精确、实时、多设备通信数据 , 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
虽然通过传统金属 3D 打印机能完成 3D 形貌的金属结构制备 , 但其高温工作环境、硬质成品的特性 , 使得其在可穿戴柔性基底及 3D 复杂自由曲面制备高精度传感电路变得“困难重重” 。
近年来新兴的直写成型技术(direct ink printing)有望解决部分曲面电路的制备问题 , 但其耗时时间长、加工路径设计复杂 , 且具有合适黏流性(viscosity)参数的喷墨材料也有限 。
文章图片
图丨基于直接强脉冲光诱导锌纳米颗粒转印技术 , 在复杂的贝壳上制造可降解的功能传感电路
近日 ,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PSU)工程科学与力学系助理教授程寰宇团队发现了一种在贝壳和智能器件上可“瞬间”印电路的方法 。 他们首次提出利用脉冲光及转印技术 , 在毫秒量级的时间制备了多种不同 3D 曲面制备基于锌金属层可降解的传感电路 。
文章图片
(来源:受访者)
该工艺无苛刻制备要求 , 在室温、任意实验室环境下 , 就可以能快速、大规模、低成本地制备曲面/平面可降解电子器件 , 该技术可用于医疗可降解植入设备、环境绿色传感器、军用物理自破环保密、智能物联网等多领域 。
文章图片
图丨相关论文(来源:Materials Today)
8 月 5 日 , 相关研究以《基于强脉冲光转印技术的 3D 复杂表面多功能电路制备工艺》(Fabricating functional circuits on 3D freeform surfaces via intense pulsed light-induced zinc mass transfer)为题发表在 Materials Today 。 该研究通讯作者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助理教授程寰宇 , 第一作者为博士生衣宁、高玉岩 。
利用“转印现象” , 可将纳米锌颗粒制备到 3D 曲面 “该研究起源于一个偶然的发现 。 ”程寰宇说 。
研究人员最初尝试用氙灯烧结锌颗粒制备可降解电路 , 但是由于锌颗粒易氧化 , 其表面的氧化层阻碍了直接烧结成型 , 这使研究一度陷入困境 。
之后 , 程寰宇团队从问题的本质出发 , 换了一种研究思路:既然表面氧化层不可避免 , 可否利用一层临时过渡基底 , 利用转印技术 , 将氧化层与内部金属颗粒分离?
推荐阅读
- 代码|GGV纪源资本连投三轮,这家无代码公司想让运营流程变简单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年轻人|呼叫全城玩家,魔都首发「表情包地铁」启程,2022蓝不倒!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选型|数据架构选型必读:2021上半年数据库产品技术解析
- 技术|使用云原生应用和开源技术的创新攻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测试|北京:自动驾驶测试里程突破365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