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千亿风口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社区团购
新一轮"烧钱大战"或将开启 警惕二级市场概念炒作
社区团购近来愈发火爆 , 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在该领域加码布局 。 机构和业内人士认为 , 社区团购领域 , 业态龙头获得融资、新兴线上巨头积极布局 , 短期内市场竞争或将快速加剧 , 新一轮"烧钱大战"或将开启 。 但与此同时 , 也应警惕二级市场概念炒作 。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社区团购
天眼查信息显示 , 近日成立的众买秀(海南)科技有限公司 , 经营范围包含食用农产品零售、新鲜水果零售、新鲜蔬菜零售等 。 值得注意的是 , 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100%股权 。 有业内人士认为 , 这是国美控股布局社区团购的前奏 。 此外 , 近日拼多多隶属公司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鸡""多多果园"等商标信息 , 目前商标状态为"商标申请中" 。
作为一种以熟人和社交关系为纽带在社区群体范围的消费行为 , 社区团购正成为"香饽饽" , 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已在该领域布局 。
去年 , 苏宁率先推出了社区团购业务"苏小团";今年6月 , 滴滴打造的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上线;7月7日 , 美团宣布成立"优选事业部" , 进军社区团购赛道;8月 , 拼多多旗下社区团购项目"多多买菜"上线 , 小程序"多多买菜"也已上线;9月 , 阿里宣布成立盒马优选事业部 , 布局社区团购 。 有消息称 , 京东也正在筹划社区团购项目"京东优选" 。 在投资方面 , 阿里参与投资了社区团购平台十荟团 , 腾讯参与投资了兴盛优选和食享会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截至目前 , 国内处于存续状态的社区团购相关企业总计约达149家 , 其中个体工商户46家 , 企业103家 。 另外 , 今年国内社区团购累计完成12次投融资 , 公开融资金额逾114亿元 。
艾媒咨询报告显示 , 受疫情影响 , 2020年社区团购市场发展迅猛 , 市场规模预计将达720亿元 。 到2022年 , 中国社区团购市场规模或将达1020亿元 。 生鲜类社区团购潜力巨大 ,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 , 中国生鲜零售交易规模在2019年达5.1万亿元 , 整体市场增速将保持在3%左右 , 而生鲜零售线上化率不足6% , 随着线上化率的持续提升 , 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 安信证券估算 , 全国社区团购市场空间在中性假设下达4608亿元 , 乐观预期下市场空间达14965亿元 。
光大证券认为 , 社区团购是电商行业的又一次历史级机遇 , 以"预售+自提"为主要特征的社区团购为电商行业带来的最大影响在于 , 再一次打开了电商行业用户规模的天花板 , "预售+自提"必将成为未来电商主流履约形态 。
新一轮"烧钱大战"或将开启
社区团购概念其实并不陌生 , 平安证券表示 , 社区团购的第一波投资热潮为2018年 , 行业半年内融资金额高达40亿、新玩家不断进场 。 然而过快扩张和无序竞争导致大批企业资金链断裂 , 行业陷入低潮 。 但此次疫情大幅加快了消费者培育的步伐 , 社区团购业态的价值被重估 , 业态龙头获得融资、新兴线上巨头积极布局 。 展望未来 , 原有龙头企业已磨炼自身两年有余 , 而新入场者则拥有充足的资金 , 短期内市场竞争或将快速加剧 , 新一轮"烧钱大战"或将开启 。
12月3日 , 社区团购概念股继续走强 , Choice社区团购指数报收1026.85点 , 涨0.76% , 近5日涨幅2.68% 。 个股方面 , 中水渔业封5连板 , 宏辉果蔬、供销大集、国联水产等纷纷跟涨 。 生鲜领域 , 国联水产、宏辉果蔬等在过去一周股价都有不俗的表现 。 截至12月3日收盘 , 国联水产5日涨幅40.41% , 宏辉果蔬5日涨幅30.51% 。
Choice概念板块中 , 目前涉及社区团购的概念17家 , 各家上市公司纷纷试水 。 国联水产、宏辉果蔬等均已试水社区团购 。 一些超市概念股和零食概念股如家家悦、苏宁、永辉超市、煌上煌和甘源食品也搭上了社区团购概念的"顺风车" 。
但对于未来的发展前景 , 机构间也存在争议 。 安信证券表示 , 看好社区团购商业模式的长期前景 , 在社区团购中布局 , 有望进一步在产业变革中打开成长空间的标的 。 中泰证券则认为 , 社区团购也存在一定隐忧 。 该模式很类似于早前资本退烧后就走向沉寂的社区O2O 。 对于后O2O时代的社区团购来说 , 如何用性价比覆盖履约成本的增加、线下消费体验的缺失 , 如何将社区流量有更好的留存和转化以及如何将城市间分散的消费群进行标准化的运作 , 都是需要长期探索的难点 。
【团购|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社区团购 “烧钱大战”或将开启】有市场人士提醒称 , 当前社区团购竞争格局仍不确定 , 盈利表现也不确定 。 社区团购对市场的影响目前还很难估算 , 对二级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影响有限 , 短期很难对公司的业绩有大幅提升 , 对于相关概念股的题材炒作投资者也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 (采访人员李静韦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