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上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经验
给与会各方留下深刻印象
但中国科学家的努力
不仅仅是在中国的土地上
五湖四海都留下了他们探索的身影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这是位于肯尼亚内罗毕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这是位于缅甸内比都的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缅甸中心
↑这是位于缅甸内比都的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中缅联合实验室 。
从亚洲到非洲
从湿地到草原
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路上
中国科学家的脚步从不停止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员吴海林、孙翠慈、程皓(从左至右)在斯里兰卡加勒附近进行红树林调查 。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科考团队在斯里兰卡康提湖进行水质监测 。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组织中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专家学者赴肯尼亚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 。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在缅甸北部实皆省大麦地野生动物保护区 , 中缅联合科考队队员正在采集植物标本 。
野外条件的艰苦 , 不能阻止他们
科研道路上的曲折 , 打不垮他们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组织野外科学考察队在马达加斯加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 。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肯尼亚山做生物多样性考察 。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在缅甸北部克钦邦 , 中国野外科考队携手趟过河流 。

生物|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
文章图片

↑在缅甸北部克钦邦 , 中国野外科考队员在野外采集植物标本时被蚂蟥叮上额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