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国内首个聋哑人快递组织:一个公益项目的破产( 四 )


因为没有外界信息、语言符号的输入,他对这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 。甚至不知道别的孩子们都在欺负他 。直到学会了手语,去了聋哑学校,“才知道什么是快乐 。”
14 岁时,偶然在医院,父亲得知邢台市有一个特殊教育学校,也就是俗称的“聋哑学校” 。老师告诉父亲,如果还存在听力,可以戴上助听器学说话 。
在聋哑学校,老师告知他,外面也有很多像他一样的聋哑人 。“有小伙伴玩,也知道怎么沟通了 。可以聊天了,特别开心 。”
他感激父亲没有放弃自己 。成年前,他使用过两个助听器,共 8 千元,对于 90 年代的河北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巨款 。父亲没有再外出打工,留在家里专心教他说话 。直到现在,他常常先给父亲发文字消息,再发送语音,练习发音 。父亲会告诉他发音是否准确 。两人一起“练习说话” 。
每天洗漱、睡觉时,史荣华会把助听器装进盒子里,每两个月拿去店里做一次保养 。现在这副两万七,坏了一个 。剩下的单只已经戴了 7、8 年 。通常情况下,一副助听器的寿命在五六年 。如果出汗多、保养不及时,3 年也就到头了 。从小到大,他换了 6 次助听器 。
“这次要买更好的,变成更好的自己 。”史荣华说 。

“是不是觉得我活得很惨?我每天都在努力(为了说出「努力”这个词组,他咬字很用力,但依旧和正常语调不同,都是四声),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在不断突破自己,我不想被别人看不起 。我想和正常人一样 。有时候,我说不清,别人笑话我 。我心里不舒服 。我不想这样 。」
隔绝的世界
顾忠在站点为快递员们配备的手语翻译,加上宁夏的残疾人客服中心,以及承担快递员们的罚款——原本这些罚款应该由快递员自己承担,但为了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很长一段时间,顾忠选择了自掏腰包 。相比一个传统站点,这些都是额外开销 。
曾有科技公司找到他们,让吾声快递使用他们提供的文字转语音或者手语转汉字功能 。“但是没什么用,很多聋哑人的语法、语序都是错的 。翻译过来别人也看不懂 。”
在大量聋哑人使用的手语语言中,主谓宾常常是颠倒的 。“当你和一些聋哑人写字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看不懂,他们(语序)是乱的 。”这与聋哑人普遍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念过大学的能好很多 。”

人物|国内首个聋哑人快递组织:一个公益项目的破产
文章图片

顾忠站在桌子上给快递员打手语开会
比如,健全人写,“病好了吗?”普通聋哑人会写,“好了吗病?”
比如,健全人写,“今天晚饭吃过了吗?”普通聋哑人会写,“晚饭吃过了吗今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