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原来,这就是“朋友圈定律”

人类学家、牛津大学教授罗宾·邓巴曾提出过一个广为流传的“朋友圈定律” , 即“邓巴数字”理论 , 也叫150定律 。
意思是人类的智力水平 , 所能支撑的社交网络人数上限是148 , 约等于150人 。
因为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 , 所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维持在150人的稳定社交网络里 。
一旦超出这个界限 , 就会超出人们的认知极限 , 会影响工作和生活 。
只有经营好自己的“朋友圈” , 才能生活舒适而不“拥挤” 。

好友|原来,这就是“朋友圈定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朋友也会“分等级”
把精力留给值得的人
微信通讯录添加的好友越来越多 , 但常联系的却很少 。
当你发了一条新的朋友圈后 , 有人只是划过 , 看见犹如不见 。
而有的人会看后点个赞 , 关系更近的 , 还会很用心的评论互动 。
无论是“点赞之交”还是“评论之交” , 你的朋友都在分等级 , 远近亲疏 , 一条动态就可检测出来 。
朋友阿怪有一位关系很要好的朋友 , 这位朋友从不在朋友圈里给他点赞 , 却和其他朋友互动得很开心 。
以至于 , 他每次看到他们互动就会感到难受和尴尬 。
并且 , 还会不停地思考朋友不给自己点赞的缘由 。
时间一久 ,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 。
事实上 , 阿怪认为的好朋友之所以不给他点赞 , 不过是因为他不在那位朋友的特别关注里 。
人与人之间相处 , 不是你把别人当好友 , 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同等地位的 。
心理学上有个“梳毛”理论 。
意思是在猴群里 , 猴子们表达亲密的方式 , 便是为同伴梳毛 。
然而 , 梳毛会占据猴子大量的时间 , 每只猴子大概要花费10%的时间 。
如果需要经营的亲密关系太多 , 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梳毛 , 维护关系 。
所以 , 我们才要把有限的精力 , 留给朋友圈里的好友“梳毛” 。
把朋友圈里的朋友分等级 , 并不是冷漠无情 , 而是只想把自己的生活分享给自己在乎的人 。

好友|原来,这就是“朋友圈定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朋友也需要界限
不要靠太近
曾在微博上看过一个热门话题:“你为什么秒删朋友圈?”
底下 , 有个高赞回答说:
“害怕在朋友圈里诉说自己的心情后 , 别人会闯入自己的私人领域 。 ”
我们发朋友圈有时只是为了宣泄情绪 , 但往往有时还会引起一些“麻烦” 。
曾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
有个男生和相恋多年的女友分手了 , 在辗转反侧之下 , 他发了一条朋友圈:“可惜 , 余生不是你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