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奖|佘惠敏:以平常心看待诺贝尔科学奖

作者:佘惠敏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里 , 诺贝尔奖的三大科学奖项次第公布 。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授予发现了人体感知温度、压力及疼痛的分子机制的2位科学家 , 物理奖授予在理解复杂物理系统方面有开创性贡献的3位科学家 , 化学奖授予对有机小分子不对称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2位科学家 。
在向公众科普相关获奖项目的同时 , 不少科技工作者也感到遗憾 , 因为今年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中 , 又没有中国科学家的身影 。 笔者认为 , 要以平常心看待 。
诺贝尔科学奖有标志性 。
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 , 120年中 , 诺贝尔科学奖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奖 , 表彰了数百位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上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 几乎囊括了20世纪以来最具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 代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
看重诺贝尔科学奖 , 期待更多中国人获奖 , 这是好事 , 能让我们更关注基础研究和原创成果 , 推动中国科技向着更高处发展 。 但要让中国人成为诺贝尔科学奖领奖台上的常客 , 首先要正视差距 , 构建更好的科研软环境 , 营造更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 让更多热爱科学的高素质人才可以安心从事基础研究 。
诺贝尔科学奖有滞后性 。
在目前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奖项中 , 获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仅有屠呦呦1人 。 此外 , 获奖的华裔科学家还有8人 , 其中杨振宁已放弃美国国籍转为中国公民 。 也就是说 , 目前中国籍的诺贝尔奖科学家仅有2人 。
有人拿日本做对比:日本政府曾经在本世纪初制定过50年拿30个诺贝尔科学奖的计划 , 至今21年中 , 日本已经有20位获得者 。 即便排除其中3位获奖时已入籍美国的科学家 , 也有17人 。
同为亚洲人 , 为何日本的诺贝尔奖科学家比中国多这么多?这其实是奖项滞后性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学术基础薄弱这两方面因素叠加造成的 。 诺贝尔科学奖具有明显滞后性 , 获奖项目通常都是科学家们在几十年前取得的成果 。 本世纪日本获得众多诺贝尔科学奖的技术源头 , 多来自其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 学术研究是需要大量投入的 , 发展中国家学术基础薄弱 。 中国科研经费大幅度提高和科研产出爆发 , 都是近些年的事情 , 要像日本那样成为诺贝尔科学奖常客 , 恐怕需要静待花开 。
诺贝尔科学奖有局限性 。
诺贝尔科学奖也有给错的时候 , 而且并不罕见 。 最出名的失误是1949年获奖的前额叶切除术 , 这种手术被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 造成数十万人不幸伤亡后 , 被各国禁止 。 诺贝尔科学奖的局限性还体现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上 , 获奖者主要是“穿实验室白大褂的老白人男士” , 有色人种和女性科学家获奖比例太低 , 与科研界现状不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