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东莞制造业镜像:新科技与“世界工厂”的产业嬗变


机器|东莞制造业镜像:新科技与“世界工厂”的产业嬗变
文章图片

经济观察报 采访人员 李紫宸 世界工厂东莞像是一台庞大的机器 。
从塘厦镇的五金模具到南城工业园中的快递自动分拣机 , 从长安镇上的“工业眼”再到松山湖的机器手臂 , 工厂像是组成机器传动系统的一道道齿轮 , 它们彼此咬合 , 共同推动着这台机器的高效运转 。
东莞人目睹了世界工厂过去这些年发生的变化 。 金融、环境、劳动力、新科技 , 生产要素的力量像一波又一波浪潮拍过来 , 让东莞的工厂在时间的河流里反复洗练 。
智能制造企业主认为 , 东莞是一个适合创业的地方:这源于世界工厂强大的产业链配套能力 , 你能够在这里造出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 在这方面它可能在全球独此一家 。 成千上万的新工厂冒出 , 也正是依赖这一先天的条件 。
给生产线装上工业的“眼睛” , 它能够让一台机器在一小时内检测3000张手机外壳 , 一分钟内检测8000个半导体晶圆 。 当数字化、智能化等新科技来到车间 , 世界工厂加快了它运转的速度 。
统计数据显示 , 2021年 , 东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6381家 , 这一数字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二 , 仅次于苏州 。
尽管杂乱甚至无序的工厂界面 , 让试图一探东莞制造业真相的人们感到迷惘 , 但产业观察者却认为 , 东莞的制造业从未停止过进化 , 旧产业和新产业在技术的变革中保持了嬗变 。
企业管理者亦认为 , 创新一直发生在东莞的工厂当中 , 东莞早已不能再同昔日的世界代工厂划上等号 。 但他们同时承认 , 制造业中某些关键环节的缺失还在艰难地寻求突破 , 而这需要时间和坚持 , 即便是数字化、智能化也不能加速其进程 。
“光滑”的模具
2021年7月18日晚8点 , 41岁的湖北宜昌人杜松龄 , 在塘厦镇街向阳路45号启益电器的一个五金冲压模具车间准时进入夜班状态 。 这是他在这家大型港资模具厂打工的第九年——2000年冬天 , 他和未婚妻扛着几十斤重的行李乘坐大巴来到东莞后 , 用公用电话给老家父母报了个平安 , 此后扎进这座城市的工厂 。
他必须到岗 , 当晚车间有九个员工的模具需要他进行维修 。 杜松龄的性格踏实而稳重 , 21年间他一共换过7家工厂 , 但都在模具冲压行当 。 东莞多年的车间生涯 , 练就了他娴熟的技艺 , 现在只要听机床设备发出的声音 , 他就能判断做出来的产品质量如何 。
相较工厂里常换常新的面孔 , 他这样的工龄已经属于少见 。 杜松龄的车间 , 主要靠70后、80后在撑着 。 很多人干了几个月、最多几年就走了 。 一来年轻人不喜欢 , 二来工厂的生产要求在提高 , 有些人来了又觉得干不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