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在“实验6”科考船上,他们跑赢了台风

实验6号首航日记
9月12日上午9时 , “实验6”科考船(以下简称“实验6”)从珠江口附近的锚地起航 , 开启了首航第二阶段的科考任务 。
因受台风“康森”的影响 , 科考队对科考站位进行了调整 , 在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科考任务后 , 最终成功远离台风的影响范围 。
紧张的夜晚
9月8日下午 , “实验6”以13节(每小时20多公里)的速度向东北行驶 , 奔赴横向断面最东侧的站位 。 与此同时 , 位于“实验6”东南方向的强热带风暴“康森” , 正以每小时约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移动 , 其中心附近风力已达10级 。
船向东北 , 台风向西北 , 二者有可能在南海东部相遇 。 在“康森”掀起的汹涌波涛之下 , 总吨3999、总长90.6米的“实验6” , 成了茫茫南海中的一叶扁舟 , 2—3米高的海浪不断拍打着船体 , 船身前后左右都在晃动 。 这是“实验6”首航以来 , 晃动最强烈的时刻 。
8日晚上11时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杜岩注意到 , “康森”忽然变得比预报中的移动速度快 。 他清楚 , 在台风变化如此迅猛的情况下 , “实验6”继续向前意味着什么 , 他的心跳不由得加快了一拍 。
当即停船还是继续往东北走?
“11点多时 , 我看到海水最大波高是3.3米左右 , 而我们的船两侧作业甲板离水面2.5米 , 可承受最大波高大约是5米 。 更何况 , 台风中心附近风力已达到10级 , 虽然船距离台风还有大约400公里 , 但越向着台风走 , 情况肯定越恶劣 。 ”杜岩说 。
其实 , 按照之前的估算 , 科考队完全有时间做完最东侧目标站位的科考作业后再往西走 。 但由于“康森”异常西移 , 几乎没时间留给“实验6”走到预定目标站位 。 杜岩和“实验6”首航船长李明都有些焦灼 , 二人紧急碰头协商 。 最终 , 他们果断决定:当即停船 , 就地进行科考作业 , 不再往东北走 。
临时决定的这一作业点在目标站位西南方向6海里左右 。
9日凌晨0时20分 , 杜岩叫醒值班人员 , 大家迅速准备好CTD(温盐深测量仪)采水器;0时38分 , 船停 , 科考队员立即就位 , 打开右舷门 , 同时操作伸缩机械臂 , 把CTD采水器下放到海里;1时55分 , 科考队员把CTD采水器从1500米深的海水中拉回到后甲板;凌晨2时整 , 取样工作全部完毕 。 杜岩长舒一口气 。 “平时需要花两个小时的工作 , 结果只用了1小时20分钟 。 ”
此时 , 李明早已指挥着“实验6”开足马力 , 在茫茫夜色中一路奔西 , 躲避“康森”的追赶 , 一秒也不敢耽误 。
为什么跑赢了?
9月9日清早6时左右 , 台风减弱了 , 而且“实验6”把台风甩在了身后 。 “我们距离‘康森’的影响范围越来越远 , 从这种意义上说 , 我们跑赢了台风 。 ”杜岩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