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授成“追光者” 立志“把太阳穿在身上”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涛是一名“追光者”
立志“把太阳穿在身上”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采访人员李 伟)“15年前初出国门 , 英国等国家在科研实力上确实比中国强很多 。 ”当年 , 25岁的王涛到英国萨里大学攻读软凝聚态物理博士学位 , 实验室里看到的仪器等科研设备 , 包括实验室的先进管理经验 , 都让王涛感到震撼 。
拿到博士学位 , 经历两所名校博士后工作 , 王涛7年前回国担任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 也见证了中国科研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
“选择出国只有一个念头 , 就是出去学习提高自己 。 ”王涛说 , 在英国时 , 海外的导师、朋友经常会问自己回不回国这个问题 , 王涛每次都会坚定回答“一定回国” 。
回到国内的王涛 , 感受到了学校对人才的尊重:科研平台一切按照先进水平规划 , 科研经费支持到位 , 确保了实验室在材料合成与器件制备等各个研究方向都有空间发挥 。
如今在王涛课题组300多平方米的实验室里 , 各类前沿仪器一应俱全 。
地球围着太阳转 , 万物生长靠太阳 。 王涛的研究瞄准了太阳 , 向太阳要能量 。 他的研究方向具体涉及由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构筑的光伏太阳能电池和发光器件 , 他是一名“追光者” 。
据介绍 , 在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各项技术中 , 太阳能电池在当前已获得广泛应用 。 找到一种成本低、效率高、柔性好的新型有机材料 , 研制出新一代太阳能电池 , 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孜孜以求的目标 。
王涛想到了有机高分子材料 , 因为基于此材料作为光敏活性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 具有低成本制备、柔性、半透明甚至全透明等优点 。
在王涛看来 , 有机高分子材料韧性好 , 对做研究、做人来说 , 也具有启发性 。
“遇到问题要有韧性 , 能够吸收冲击 , 把冲击和压力转化为动力 , 这也是高分子材料的一个特点 。 ”王涛也如同由高分子材料打造一般 , 善于从失败的科研经历中发现问题 , “有时候把为什么失败弄清楚 , 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 ”他说 。
王涛感慨 , 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 , 10年前的中国处于追赶国际前沿的状态 。 近5年以来 , 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 在国际上处于引领地位 。 在这背后 , 离不开中国科研工作者们“夸父逐日”般的执着和努力 。
如今 , 王涛的实验室团队有30人左右 , 不仅吸引了英国籍博士后前来工作 , 更不乏来自泰国等国家的访问学者 , 来学习中国的太阳能电池制备相关技术 。
实验室的吸引力 , 来自“硬核”的实力:王涛实验室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最高转换效率已经突破18% , 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王涛说 , 希望再经过3年到5年的时间 , 通过对新的有机材料进行精细微观结构调控 , 进一步提高转换效率和电池寿命 。
“下一步 , 我们希望制造出平民价格的便携式充电产品 , 实现把太阳能发电装置穿在身上的愿景 , 影响改变大众生活方式 。 ”王涛信心满满 。
【|高校教授成“追光者” 立志“把太阳穿在身上”】面向未来科技的星辰大海 , 王涛满怀憧憬:把太阳能电池材料做成半透明状贴在窗上 , 让一部分光透过窗户 , 还可以起到发电的作用;设计出更多平民价格的卷轴式充电宝、更加大众化的便携式可穿戴太阳能产品……
推荐阅读
- 快报|“他,是能成就导师的学生”
- 地面|全程回顾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任务
- 最新消息|中围石油回应被看成中国石油:手续合法 我们看不错
- 人物|马斯克谈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有性格 明年底或完成原型
- 测试|图森未来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重卡在公开道路的全无人化测试
- AMD|AMD 350亿美元收购赛灵思交易完成时间推迟 预计明年一季度完成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Apple|苹果高管解读AirPods 3代技术细节 暗示蓝牙带宽可能成为瓶颈
- 智能化|龙净环保:智能型物料气力输送系统的研究及应用成果通过鉴定
- 识别|天津滨海机场RFID行李全流程跟踪系统完成建设 行李标签识别成功率可提升至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