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80后”青年黄源浩 , 2020年入选“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3D传感技术“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 , 他很直白地表达着堪比西天取经的雄心壮志——要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
首发:“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ID:xhmrdxwx)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陈宇轩
对于“80后”黄源浩来说 , 2020年最有成就感的事 , 无疑是入选“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 , 成为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之一 。
与他共同入选这个名单的 , 有不少赫赫有名的企业家 , 创办的企业也更有影响力 。 能与他们站在一起 , 黄源浩心里明白 , 这并不意味着他达到了那些先行者们的成就 , 而是得益于人工智能所代表的未来发展方向 , 反映了国家对核心科技的重视 , 反映了时代对自主创新的鼓励 。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奥比中光创始人、CEO黄源浩在实验室组织技术攻关 。 受访者供图
这位生于广东、毕业于北京大学、成为光学测量领域的青年科学家 , 7年前抱着“科研成果一定要走向产业”的决心 , 带着光学领域的核心技术 , 一头扎进3D传感的国际竞技场 。
如今 , 他创立的公司奥比中光在人工智能3D传感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比肩微软、苹果 , 拥有了全球3000多家客户 , 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 。
创办一家“远视眼”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 , 也改变了黄源浩的心态——要着眼长远 , 是他2020年最大的感悟 。
“疫情带来的冲击 , 让人的心态变得更加平和 。 过去我们做事情很急 , 现在不能只盯着短期的进展 , 要装上‘远视眼’ , 更多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 ”黄源浩说 。
以前 , 黄源浩不是这么想的 。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 , 奥比中光有过“一路狂奔”的历史 。
2013年1月 , 在深圳市南山区一个16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 , 黄源浩拿着上千万元的天使投资 , 开始了3D传感技术的研发和积累 。自主设计研发的关键是一“芯”一“线”:“芯”是3D感知深度算法的核心芯片 , “线”则是3D传感摄像头模组的生产线 , 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
那些日子里 , 黄源浩和他的团队“急”着搞研发 , “急”着跑市场 , “急”着“996”乃至“007” , 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一点也不敢浪费 。
在技术攻关最繁重的时候 , 由于连续几个月的高强度工作 , 黄源浩不得不订好机票酒店 , 强制手下一个算法团队的负责人去休假 。
钱 , 总是初创企业的“生命线” 。 在天使投资所剩不多、又还没有拿到A轮融资前 , 团队一度遇到账面资金“吃紧”的情况 , 这让黄源浩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 。
2014年初 , 奥比中光决定向3D传感的底层技术进军 , 成立了独立的部门专攻芯片研发 。 然而 , 当时公司账上只有几百万元 , 甚至还不够一款芯片的流片成本 。
在那样的压力之下 , 公司的每一个细胞都必须高速运转 。 经过团队的艰苦努力 , 2015年 , 奥比中光自主研发设计的3D传感摄像头生产线建成 ,打破苹果、微软、英特尔等公司的垄断 , 成为全球为数不多可以量产消费级3D传感摄像头的企业 。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黄源浩在公司业务会议上发言 。 受访者供图
在奥比中光 , 所有人都把2018年看作是关键的一年 。 那年春节 , 奥比中光的手机项目部和跨部门提供支持的200多名员工 , 只休息了三天 , 就是为了抓住与OPPO公司合作的机遇 。 最终 , 奥比中光的3D结构光摄像头模组成功嵌入了OPPO发布的新款手机Find X , 这被认为是检验奥比中光技术实力的“关键战役” 。
“经此一役 , 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团队能力的大提升 。 ”黄源浩说 , 做出产品不难 , 但量产非常困难 , 手机出货量动辄几百万台 , 对3D结构光摄像头模组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 对公司深度整合产业链的要求也非常高 。
如今 , 奥比中光拥有3D感知专利超800件 , 专利申请位居世界前列 , 成为了一家对结构光、TOF、双目视觉等3D传感技术进行全面布局研发的综合型企业 。
在黄源浩看来 , 这些家底是奥比中光可以装上“远视眼”的底气 。 随着公司发展走上正轨 , 他和他的团队对于自身的实力以及能够创造的价值 , 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在黄源浩的工作和生活中 , 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 , 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少了 , 重要但没那么紧急、需要考虑得更长远的事情多了 。
“远视 , 绝不是在研发和市场方面放慢脚步 , 而是拒绝急功近利 , 更加专注于公司未来的发展 。 3D传感仍然是刚刚起步的技术 , 未来10年 , 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还是沉下心专注于研发 。 ”黄源浩说 。
迈向一个“登上月球”的未来
2002年 , 黄源浩还在攻读硕士学位 , 当他第一次看到3D传感技术模拟出来的人脸模型时 , 一个念头在他心里闪现:未来的机器 , 都应该有能力获取、读懂3D数据 。
“奥比中光要用最好的3D传感技术赋能人工智能时代 。 ”这样的念头支撑着他一步步走向3D传感的“无人区” 。
当前 , 奥比中光的产品已经涵盖了3D刷脸支付、手机3D摄像头、服务机器人等多个全球领先的应用场景 , 在全球范围内有3000多家客户 。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黄源浩参加广州深圳“双城联动”论坛。 受访者供图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 , 未来世界3D传感应用将无处不在 , 机器人智能化比例有望大幅提高 , 人类将进入万物互联时代 。 其中 , 视觉是人类感知世界、获取信息最重要的入口 , 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扮演了关键性角色 , 而摄像头就是实现人工智能视觉最重要的硬件 , 好比人工智能的“眼睛” 。
面对这样的时代大势 , 黄源浩正在寻找“下一个月球” 。
奥比中光内部有个共识——虽然2018年3D结构光摄像头模组嵌入手机是奥比中光的第一场“硬仗” , 但这场战役仅仅是跟随苹果公司“上月球”而已 。
那么 ,奥比中光能够第一次独立登上的“月球”在哪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 在成功布局手机业务后 , 黄源浩对奥比中光的业务来了一次“大梳理” , 他想寻找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在技术研发上 , 奥比中光针对3D传感技术研发了专用的激光发射器、成像芯片、算力芯片、3D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在行业应用上 , 公司业务聚焦在智能汽车、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 , 满足智能化升级的3D视觉能力需求 。
“奥比中光首个‘登月’项目有希望诞生在这些赛道上 , 尤其是 人工智能3D传感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 , 很可能是奥比中光的下一场硬仗 。 ”黄源浩说 。
为了“登月” , 黄源浩对奥比中光的未来战略也有了新的思考 。
核心专利越来越多 , 奥比中光正逐步迈向产业链上游 。 黄源浩想得很清楚 , 面向未来 , 他要走一条更加艰难却更有前景的路—— 不会依靠专利授权获取利润 , 成为像高通那样的公司 , 而是要 尽可能地拥有掌握全链条的能力 , 从底层的算力芯片 , 到微纳光学器件 , 再到人工智能算法 , 都必须要握在手中、跑在前沿 。
他觉得 , 这样的战略一方面是为了不被人“卡脖子” , 坚持产业链独立自主;另一方面 , 这也是不断追求卓越、追求世界顶尖水平的必然选择 。 “苹果公司之所以做得好 , 就是因为掌握了全产业链的能力 。 我们要掌握3D传感技术的国际话语权 , 未来也必须打通硬件软件全产业链 。 ”
成为一个时代的“追光者”
黄源浩的办公室 , 被他命名为“东土大唐” 。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3D传感技术“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 , 他很直白地表达着堪比西天取经的雄心壮志—— 要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 。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期间的奋斗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 ,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自主创新、核心技术、自立自强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受到良好的教育 , 拥有国际视野 , 这些不应是我们优越感的来源 , 而是沉甸甸的责任 。 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作为一个青年科技工作者 , 必须要回应时代的要求 , 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 ”黄源浩说 。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黄源浩讲解公司技术 。 受访者供图
创业已经7年 , 黄源浩有时候会想 , 如果存在平行时空 , 如果当初没有选择创业 , 现在自己会在做什么?
“我在学校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 教书育人 , 积累不少科研成果 , 但可能还是觉得遗憾 。 因为很多科研成果可能就躺在论文里 , 我还是 更愿意把论文写在工厂里、写在市场上 , 从骨子里认同科技成果必须转化成产品 。 ”
3D传感技术在未来10年将仍然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 然而黄源浩的梦想却不止于此 , 他喜欢埃隆·马斯克的生活状态 , 他从这位研发特斯拉汽车、涉足商业航天、探索脑机接口的“科学狂人”身上 , 看到了自己未来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
如何解决水污染、如何缓解堵车问题、如何应对大气变暖 , 除了老本行3D传感 , 黄源浩也关注环保领域 , 探索这些问题将成为他人生下半场的追求——当然 , 这得在他完成了把3D传感技术做到极致的时代使命之后 。
作为企业创始人 , 黄源浩鲜明的个性特点也融入了奥比中光的企业文化 。
“‘让所有终端都能看懂世界’是奥比中光的企业使命 , 不管中间有多少困难 , 我们全体成员都将站在时代前沿 , 用青春之力披荆斩棘、闯关破障 , 争做人工智能3D传感赛道领跑者 , 践行新时代中国青年奋斗精神 , 为中国3D传感事业的腾飞做出贡献 。 ”黄源浩说 。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从女孩黄薇到主播薇娅:小镇青年的“逆袭”之路
一生一业 , 七旬“乡野教授”跋山涉水只为摸清中国人体质“家底”
“钢琴诗人”傅聪辞世 , 世间仍有音乐与家书
伶仃洋深处 , 有位坚守孤岛32年的“鲁滨逊”
造提线木偶的“女娲娘娘”
南大教授靠“化缘”做出第一版CSSCI , 他怎么看“破除SCI至上”?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秦岭“认猴”人
他用尘埃作画 , 记录博物馆的诞生 , 受邀到世界顶级艺术学院办展览
她是什么“格格” , 一条朋友圈就能为孩子们募集手机、课桌和床?
拿了几十个纪录片奖项后 , “农夫导演”焦波将镜头对准爹娘的“爹娘”
监制:姜锦铭、强晓玲 | 责编:刘梦妮、刘小草 | 校对:陈素芬


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这名80后为何能上榜?|成风化人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