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是哪儿的民俗吗?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介绍

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是浙江嘉兴嘉善县的民俗,它属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
西塘古民居建造于明、清和民国时期 。据文献记载,西塘在元代成市,明代建镇,清代中期徽商东进,把徽派的文化和建筑技术带到西塘,西塘现存最好的民居就是那个时期建造的 。到了民国时期,西塘已成为商业重镇 。据2000年普查,西塘古镇尚有明、清和民国时期建造的民居建筑25万余平方米 。
西塘古民居中,明代建筑现存不多,但特征明显,厅堂上所用的梁饰多为“包袱巾”状 。清代建筑的柱础均用毛石,不用青石,因为“青”和“清”谐音,不能让大清压在柱下 。民国时期建筑接受了西方文化理念,木地板代替了方砖,有些还有天花板的装饰 。现存的西塘民居规模都不大,单体建筑面积较小,体现了简洁、实用的平民文化观念 。镇上河道纵横,每户人家都临水而居,后河都有河埠,河埠上的美人靠给古镇增添了富有水乡风味的景色 。
廊棚是西塘古镇的一大特色 。江南多雨,商人们为了照顾生意,在店面前延伸建棚 。西塘廊棚由沿街许多相邻的商店搭建连接而成,全长1200多米,其设计体现出儒商文化的特点 。西塘民居的马头墙呈馒头形 。把一字形马头墙改成馒头形的“观音兜”,是因为西塘每年要受台风的影响,馒头形的马头墙(又称“风火墙”)防风又防火 。如遇台风,大风在通过高过屋面的马头墙时会减压 。一旦邻居失火,马头墙又可以将火挡住,赢得救火时间 。
现存的西塘古民居建筑,在江南小镇的民居建筑中有自己的特点:一是纵轴线长 。因为街短,大家又都要占一定的河道,以方便水上交通,所以在横度上都很窄,只能向纵深发展,故有三进、五进乃至七进之长,成为狭长形的宅居 。二是从建筑单体的高低来看,其特点是“先抑后扬” 。沿街的门面是非常低调的,一般看不出大户人家的规模 。其原因是当时倭寇常来袭扰,一般都是夜袭晨离 。为了不让强人一眼看出是大户人家,把门面做得与普通人家一个模样,不张扬、不引起注意 。三是在深深的庭院里建筑节奏的变化很灵活,建筑物单体之间一般都有天井相连 。四是门窗上每每刻有吉祥花纹 。儒家思想在西塘民居建筑上的反映,除廊棚的“仁”外,民居形式的不张扬就是“礼” 。这里看不到飞檐翘角,即使有砖雕门楼也线条简单,多圆少棱,建筑语言的谦和也是“礼”的表现,体现出当地的风俗及居民的文化性格特点 。
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被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是哪儿的民俗吗?西塘古民居建筑艺术介绍】信息来源:嘉兴图书馆
(暂无图片,欢迎提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