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怎么读「已解决」
大家好,闲来无事聊聊历史,今天咱们就聊聊“无能”太子胤礽 。
关于册封太子,许多人都知道中国古老相传的制度,那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包括皇帝,也包括其他爵位的承袭都是如此 。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不管嫡长子是不是拥有足够的才华与能力,制度上都保障了他必然是皇位的继承人,而其他各个皇子只能以辅佐的身份出现在继任者身边 。
这一制度有他的好处,但是也有致命的缺点 。首先来说好处在哪里,有了这样的制度,首先避免了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因为拿继位者太子来说,这一制度确保了他不用担心有其他的皇位竞争者,自然也不会处心积虑的去陷害自己的兄弟们;在说其他皇子,制度规定了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够成为皇位继承者,那么自然也就“死了心”,不会使各种手段故意和太子过不去,好让自己能够上位 。这是好处 。缺点是什么呢?那就是没有人能保证,皇位继承者究竟有没有足够的能力当一个好皇帝,这一缺点可以说是致命的,中国封建王朝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也一次次证明了这一点,往往一个好的皇帝去世后,继任的皇帝就会是一个昏君,管理不好国家,以至于最后改朝换代,丢掉了祖宗创立的基业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
这样的制度一直到了清朝,才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清朝册立皇储的制度和汉人的制度有很大的不同,并不是公开册立的,而且继任者也不一定非得是长子长孙 。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康熙时期的太子胤礽 。
这位太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位不幸的人,因为在他出生的当天,他的生母,也就是康熙的发妻孝诚仁皇后就因为难产而去世了,胤礽连生母的面都没有见到,就成为了一个没有母亲的孩子 。许多人猜测,康熙皇帝册立刚出生不久的胤礽为皇太子,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对已故的皇后的爱恋之情,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所谓天子无自由,天子家事即国事,身为一个皇帝,特别是康熙这样的一代明君,做任何一件事情出发点都必须是和政治有关 。况且册封太子这件事,在当时来说是一件“不合祖制”的大事,康熙皇帝又怎么会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念,而随便做出这样的事情呢?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
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是当时朝廷中的形势 。
文章插图
胤礽的生母是当时托孤老臣之一的索尼的孙女,当时皇帝选秀准备大婚的时候,作为皇后的竞争者,除了她之外,还有鳌拜的女儿,当时的鳌拜在朝中拥有最大的势力,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这样自己就成了“国仗”,以后在朝廷中,不更是有势力了吗?但是当时的孝庄太后和皇帝心中对于鳌拜的为人,心中都如明镜一般,又怎么可能选择鳌拜的女儿当日后会成为皇后的人呢?所以索尼的孙女得以入宫,这也表达了孝庄太后和皇帝把索尼家族的势力,拉拢到自己手中的意思 。后来事实证明,索尼家族也真的帮助了皇帝灭了心怀篡逆的鳌拜,这里面索尼的第三个儿子索额图立下了非常大的功劳 。
扳倒了鳌拜,索额图一跃成为了朝廷中权势最大的人,在皇上面前,他是有功劳的皇亲国戚,在外人面前,他更像是鳌拜之后更值得依附的大树 。所以许多人看准时机,把方向一调,投身到了索额图的门下,许多京官也不顾一切的讨好索额图,争取让自己登上这条大船,以后顺风顺水,步步高升 。这样一来,“索党”就形成了,而且这股势力甚至比当初的鳌拜势力,形成得更快更大 。各位,有一句话叫作殷鉴不远,索额图此时可以说是完全糊涂了,早已忘了被自己亲手消灭的鳌拜势力,为什么不能被皇上所忍受 。还天真的认为,自己只要没有造反的心就行了呗,但是不知道此时年轻的皇帝心中已经对他暗暗戒备 。后来皇帝为了限制索额图的势力,又提拔了一个明珠,官职和权利都与索额图相当 。这样朝中就形成了“索党”和“明党”两个党派,年轻的康熙皇帝运用独到的智慧和能力,让两个党派互相竞争,权衡着两派之间的平衡,让他们都能在竞争中为自己出力 。
康熙皇帝一天天长大,所面临的事情也越来越重大,到了继位后的地12个年头,大事情来了 。这一年以吴三桂为首的几大异姓王公然打出了反清的旗号,要与朝廷作对,带领大批人马从云南起事,向京城攻来 。大家都知道吴三桂,这个人在历史上几乎没有人说他的好,大明江山之所以被异族所统治,吴三桂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被全天下的汉人成为“大汉奸” 。吴三桂虽然一生被骂,但是在战场上的能力是一点都不能轻视的,在这场战争中,他的军队曾经攻下了半个大清版图,对年轻的大清王朝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胤礽出生,康熙皇帝在多重考虑之下,决定册封太子 。这样起到的最直接的作用,就是拉拢到了索额图一派 。因为当初索额图是反对皇上的撤番政策的,皇上也担心在战争中索额图不真心出力,导致战争越来越不利于自己 。战争终于是打赢了,但是这位被册封的太子最后却没有落得个好下场,什么结局呢?一生软禁,这里面原因非常多 。
文章插图
爱新觉罗·胤礽(yìn réng)(1674-1725年),清代历史上唯一一位、也是中国官方正史上最后一位明立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七子,母为仁孝皇后赫舍里氏 。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故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 。是康熙唯一的嫡子 。
胤礽这个太子,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由皇上册立的太子 。当然也是历史上最终没有当上皇帝的诸多太子之一 。胤礽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康熙对他的喜爱,尽管有那么一些“爱屋及乌”的意思,但是还是胤礽本身就招人喜欢的因素大一些 。太子胤礽从小就受到了非常良好的教育,而胤礽本身也是聪明伶俐,慧而好学 。直到胤礽十六岁之前,在康熙的眼里,胤礽一直是个好儿子,也是文武兼备的好太子 。
事情第一次发生变化,是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征乌兰布统的路上生病了,命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前去探视迎驾 。太子胤礽在行宫中看到生病的父亲,没有表现出任何悲伤的意思 。这让康熙大为恼火:老爹病了,你这个小子一点悲伤的意思都没有,这是盼着我死吗?一旦动了这个念头,结局肯定不会太好 。康熙一怒之下把太子胤礽先轰回京城去了 。康熙认为这个太子,无“忠爱君父之念” 。
尽管随行的大臣们劝康熙:太子才十六岁,最多也就是不懂事而已,没那么不堪,但康熙却对此事耿耿于怀,一直记恨到二十年之后(皇帝父亲也记仇啊) 。到了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巡幸塞外(木兰秋狝)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事:随他巡幸的小皇子十八阿哥病了,康熙很着急也很焦虑,但是太子胤礽却表现的无动于衷,丝毫没有着急担心的意思,康熙非常生气,他又想起了十八年前,自己生病的时候,太子胤礽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康熙感到这个太子的确有问题,不懂“孝悌”,心里既无“君父”,又无“兄弟” 。
因为这件事,康熙狠狠地责备了胤礽,不曾想这个胤礽不但不认错,反而顶撞康熙,这让康熙气不打一出来 。
文章插图
其实在康熙巡幸塞外(木兰秋狝)的时候,已经有人开始在康熙面前的小报告,揭发太子的种种不端的行为了,这些人当中的代表,就是大阿哥胤褆 。
【胤礽怎么读「已解决」】这些小报告大约有几个方面:
第一,太子胤礽暴戾不仁,经常的打骂包括诸皇子在内的朝廷大臣 。
第二,私自截留蒙古贡品 。
第三,放纵自己奶妈的的丈夫,内务府总管凌普敲诈下属
这些或真或假的小报告,康熙还真就信了,胤礽的这些行为,都被康熙理解为“僭越”——在分我的权 。这是康熙和太子之间解不开的结 。更为麻烦的是,在回京的路上,太子胤礽居然在夜里偷偷接近他的帐篷并从帐篷的缝隙向里面窥视!康熙认为,胤礽的这个举动,意味着这小子在找机会杀我!——他却不去想也许是胤礽想通过观察找个机会给他赔罪 。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所以,回到京城的第一时间,康熙就下旨废掉了胤礽 。
从《清史稿》里,找不出太子胤礽的太多“劣迹”,无论是在代理朝政方面 ,还是受命监国期间,太子胤礽还是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也得到了康熙的认可,同时他代理朝政也的确给康熙减轻了一些政务上的负担,代天子祭祀这种事,太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干了 。所以,历史上真实的太子胤礽没有什么太为人诟病的“不耻之举”,他的被废,其实是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
第一,随着太子胤礽成年后“御政”,从参与朝政到主理朝政,和康熙分权的局面必然形成,而分权的尺度是一个极考验智慧的活儿,这个应该说到今天为止,都是董事长和总经理之间的博弈内容之一 。胤礽估计比较“恃宠而骄”,认为他的父皇既然让他当太子,就不会在乎权力分配的尺度问题,另外,有好多事,可能胤礽根本就没有看是成权力分配的事儿 。认识的不同,必然带来矛盾,康熙和他的太子之间,始终没有走出这个怪圈,导致了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 。
第二,康熙对诸多皇子的态度和安排,导致了太子权力的削弱 。诸皇子成年之后,大多封王封爵,开牙建府,分管一摊事务,这样一来,太子的地位就比较尴尬,很容易被架空 。同时,有了一定权力和地位的皇子们,会感觉到他们和太子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个时候,“反太子联盟”就会形成,太子的生存环境就十分糟糕,比如大阿哥胤褆就勾结巫术之人对太子行魇镇之事 。
有了这两个要素,就注定了谁也当不好或者说也当不成这个太子 。不仅太子胤礽如此,就是四阿哥胤禛,如果是先当储君的话,估计还没等继位就被的皇子们联合先轰下台去了 。所以说皇太子胤礽的一生就像一个被群狼环伺的绵羊,注定是失败的一生,落得个被一生软禁的下场,也真是可悲可叹了 。
文章插图
推荐阅读
- 怎么倒啤酒没有泡沫 为什么会起沫
- 死皮怎么越剪越多怎么去
- 张宗昌怎么死的 张宗昌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
- 医德为先 淮安仁爱医院看妇科怎么样
- 公布—生完孩子后下面松弛怎么办?
- 膝盖疼怎么按摩 膝盖疼能跳广场舞吗
- 神经性皮炎湿疹怎么治呢
- 老年人眩晕中医有良方 眩晕怎么办
- 怎么取消眼袋
- 皮肤粗糙发黄怎么办 是什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