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小心新型的强迫症袭击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有的人总担心门没有锁好 , 查看之下发现门锁得好好的;有的人怕脏反复洗手;有的人走路时总喜欢数路灯;有的人总是担心手机有来电等等 。偶尔有这种想法很正常 , 不过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 很大可能是强迫症 。
如果你在一些事情上如果经常无法自控 , 明知这些想法和行为毫无意义 , 但又一定必须要去想去做 , 无论怎么努力与之斗争或加以压制 , 却还是不能摆脱 , 并因此焦虑不安 , 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 , 你就有可能患上强迫症了 。
网购强迫现象
症状:一到商场看到喜欢的东西 , 或需要买东西就想到网上搜;一上网就想逛网店 , 几乎每天都想买点东西 , 不然就会觉得手痒心痒 , 需要的不需要的买一大堆 , 买回家又常常放着不用;每买一样东西都要不停地比信誉比价格 , 耗费大量时间;刷卡消费使得对金钱没有感觉 , 越买越多 , 存款直线下降;逛网店上瘾 , 拣便宜上瘾 , 连收包裹都上瘾……
案例:一名25岁文员 , 平时上班比较清闲 , 每天一有空就上购物网站 。网上购物的过程一般都是先闲逛 , 被某款商品打动后 , 锁定此目标 , 开始在网店间穿梭 , 进行地毯式搜寻 , 然后横向纵向比较 , 再杀杀价 , 最后挑出来一家折扣合适、还能免邮费的卖家 , 才得以成交 。因为运费的原因 , 往往一次会多买几件 , 加上东西本来就比商场便宜 , 所以常常会不知不觉地越买越多了 。
专家把脉
现在有的人买东西已经完全依靠网络世界 , 而不愿与外界接触 。到了这种程度 , 已经不是单纯的功能使用的依赖 , 而是网购成瘾的征兆了 。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以及个人孤僻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 , 是一种情绪与压力的宣泄方式 , 对网络形成了心理依赖 , 实际上是通过虚拟行为满足现实生活中难以满足的欲望 。因此 , 专家建议 , 网络“购物狂”们可以多去逛逛商场 , 改变购物方式 , 接触现实世界;多使用现金;学会记账 , 经常统计花销;想买的东西可以先记下 , 过段时间再看是否还想买 。更重要的是要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 培养其他兴趣爱好 , 从而摆脱这种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
【都市人小心新型的强迫症袭击】手机强迫现象
症状:转移一个地方就会检查手机拿了没;工作、聊天、玩耍间隙 , 不管手机响不响 , 都会时不时地看一眼 , 害怕有电话漏掉;把别人的手机铃声或其他声音当成手机响 , 甚至出现幻听 , 总以为手机在响;偶有手机没带在身边 , 便有些心烦意乱 , 觉得没有安全感;半天没个电话 , 没个信息 , 就会怅然若失……
案例:由于工作的关系 , 电话短信总是接二连三 , 所以对手机的依赖到了疯狂的程度 , 生怕错过了重要客户电话 , 晚上睡觉从不关机 , 手机几乎不离身 , 有时候手机忘记在单位 , 无论多晚都要回去拿 , 每隔几分钟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 , 唯恐遗漏掉点什么……一关机 , 就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 特别没有安全感 。
专家把脉
手机强迫症的出现 , 本质是人们对身边不稳定因素的一种焦虑情绪 , 实际上是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的一种投射 。纠正“手机强迫” , 可通过调整工作、生活节奏或经常更换舒缓柔和的手机铃声等方式 , 来进行减压 。
手机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 强烈的心理暗示会诱发“幻听” 。因此 , 程度较轻的对象 , 建议晚上睡觉时关机 , 手机的用途尽量控制在基本使用功能以内 , 学会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 , 面对巨大社会压力、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 , 应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严重的幻觉 , 或者长期的慢性躯体不适 , 手机成为自己生活、工作中一种无处不在的压力源头 , 建议最好前往正规医院进行药物和心理治疗 。
社交强迫现象
症状:不喜欢待在家里 , 没有社交活动就会觉得缺乏安全感 , 每到下班时间就急着联系饭局或聚会 , 一旦没有社交活动就感到寂寞、恐慌、焦虑不安;把积累人脉资本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 不放过任何场合扩展人脉的机会 , 尽可能采用各种手段认识有用的人 , 并且“坚韧不拔”地联系想结识的人;社交场合中遵循“宁可错杀一千 , 不可放过一个”的社交原则 , 不愿意漏掉任何一个自己应该认识 , 或者最好认识的人……
案例:一名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 , 每周马不停蹄地参加大大小小的社交活动 , 即使到了周末 , 依然给自己安排了满满的日程 。当然 , 社交都和工作需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 所拓展的社交圈是“工作社交圈” , 都是同一个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人士 。只要有一个星期没有大的活动安排 , 就开始焦虑不安 。现在只要一在家呆着 , 心里就恐慌、不踏实 。还是想往外跑 , 在社交场合才有成就感、满足感 。
专家把脉
“社交强迫”心理冲突是对职业生涯中竞争和压力这种正常刺激的过激反应 , 长期使刺激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条件反射 , 以至于形成了一种不良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建议职场中不要试图无所不为 , 要学会缓解职业压力 , 不要把工作当成一切 。同时要分出一些时间给家庭、朋友和个人爱好 , 多参加体育锻炼 , 在忙碌的同时也不忘享受生活的乐趣 。其次 , 要明白“人情”并不是决定职业发展的第一要素 , 优秀的专业能力才是职业竞争的关键所在 。再次 , 要去尽量建立真诚、互助、有分寸的绿色社交圈 , 不知不觉间就可以把压力排解掉 。
推荐阅读
- 秋后小心蜂蜜中毒(秋季饮食)
- 女人小心你身边的闺蜜挖墙脚
- 颈部护理不容忽视 小心老化松弛
- 国庆养生 补觉过头小心得病
- 如何养肝护肝 10贴士护好“小心肝”
- 这些食物孕妇要小心 防止危害孩子生命
- 哺乳期小心你的乳汁变“毒药”
- 水果代替蔬菜-小心吃出病!
- 小心男女朋友接吻时的尴尬
- 秋季如何养心 2妙方保护小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