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东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失眠不寐医案

高某,男,54岁
初诊:1963年10月4日 。失眠已将一年半,逐渐加重,目前每晚睡三四小时,有时更少,头晕耳鸣,健忘,饮食二便如常 。舌质红带青有裂纹,苔薄黄,脉细弱 。用脑过度,心肾两亏,阴虚阳亢,心肾不交 。治宜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
生地三钱,山萸肉一钱半,山药三钱,茯神三钱,泽泻三钱,丹皮三钱,元参三钱,麦冬三钱,炙远志一钱半,牡蛎一两,珍珠母一两 。七剂 。
二诊:10月11日 。症状基本如前 。原方续服七剂 。
三诊:10月18日 。服上方睡眠好转,但近两天较差,未入睡而有鼾声(自诉打鼾时神志完全清楚),头脑发胀,口干欲饮 。舌质红,中腻有碎纹,脉细 。阴虚火旺,心肾不交,痰热同蕴,前方加入清化痰热之品 。
元参三钱,麦冬三钱,生地三钱,山萸肉三钱,丹皮一钱半,泽泻三钱,茯神三钱,珍珠母一两,牡蛎一两,海浮石四钱,炙远志一钱,黄芩一钱半,仙半夏三钱 。七剂 。
四诊:10月25日 。近日寐尚安宁,鼾声亦少,可睡六七小时,头昏脑胀亦减 。舌质淡红中剥,苔黄腻,脉细 。阴虚痰热内蕴,再拟前法出入 。
元参三钱,麦冬三钱,丹皮一钱半,黄芩一钱半,川贝母三钱,海浮石四钱,仙半夏三钱,炙远志一钱,炒枣仁三钱(研),珍珠母一两,牡蛎一两 。七剂 。
【黄文东六味地黄汤加味治疗失眠不寐医案】五诊:11月1日 。夜寐尚安 。舌质红有碎纹,苔黄腻渐化,脉小滑 。再守前法 。原方七剂(间日服一剂) 。
六诊:11月18日 。二周来间日服药一剂,仅两夜入眠较迟,精神不宁,头昏心烦 。脉小滑,舌红 。阴虚未复,痰热未清,仍从前法出入 。
元参三钱,大麦冬三钱,淡黄芩一钱半,仙半夏三钱,炙远志一钱,炒枣仁三钱,珍珠母一两,牡蛎一两,川贝母三钱,朱灯心二扎 。七剂 。
七诊:11月22日 。症状基本如前 。原方加川连三分 。七剂 。
八诊:11月29日 。症状如前 。脉小滑,舌红有碎纹,苔腻 。头胀神疲,心烦 。阴虚火旺,痰热留恋 。前方加味 。原方加陈胆星一钱半 。七剂 。
九诊:12月6日 。叠进养阴平肝、清化痰热之剂 。自诉睡眠大有进步,本周来无失眠现象 。脉舌如前 。原方 。七剂 。
十诊:12月13日 。两周来仅昨晚有一次失眠 。舌质红带青,有碎纹,脉细带弦 。再拟滋阴清肝,以善其后 。
元参三钱,赤白芍各三钱,黑山栀三钱,陈胆星一钱,炒枳壳一钱半,炒竹茹三钱,仙半夏二钱,陈皮一钱半,紫丹参三钱,交泰丸一钱(吞) 。七剂 。
【按】入睡而作鼾声,为一般常见现象 。本例则与常人有异,未入睡而有鼾声 。黄医师认为“鼾而不寐乃痰热内蕴,肺气不利,挟肝火上逆所致 。”因患者有头晕、耳鸣、舌红等阴虚之象,故以六味地黄汤为基础,并选用黄芩、竹茹、胆星、远志、半夏、川贝等清热化痰之品 。由于方证合拍,长期不寐之证,经黄医师诊治十次,调治两个月余,睡眠明显进步,即重返工作岗位 。
一—《黄文东医案》
【按语】《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有因肾水不足,真阴不升而心阳独亢,亦不得眠 。”患者失眠伴头晕、耳鸣、健忘,推知其属心肾两亏,阴虚阳亢,心肾不交 。治宜育阴潜阳,交通心肾 。故初诊时予六味地黄丸加味,因热传心营,加元参、麦冬治热伤心营所致的神烦少寐;远志安神益智又能化痰开窍,牡蛎、珍珠母平阳重镇安神 。总以滋肾阴为主,清心安神为辅 。三诊时,不寐但闻鼾声,痰气阻痹不通而为鼾,《古今医统大全·不寐候》:“痰火扰心,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寐者多矣 。”又因其头胀、苔腻,知其内有痰热,遂加清化痰热之黄芩、半夏之类,去滋腻纯补之山药,又因鼻为肺之窍,肺为储痰之器,故加海浮石清肺化痰,清肺以治鼻鼾 。四诊时,见苔黄腻,知痰热益甚,因去六味之属,更加清化痰热之品,余诊随症稍作加减,终获良效 。由此观之,诊病时,症状为次,把握病机乃为重中之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