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梦兰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多饮症医案经验

张某,男,9岁 。1978年10月13日就诊 。半年来患儿渴饮无度,每昼夜饮水4热水瓶,尚觉口舌干燥,食纳不甘,精神疲惫,小便清长,遂从外地来京诊治 。先在某医院住院检查,拍摄颅脑片无异常,尿糖阴性,仅尿比重略低于正常,临床未能确诊 。出院服中药10余剂,医者多以胃阴不足辨治,投药如沙参、麦冬、天花粉等,效果固然 。后经余诊治,查其舌脉,舌质淡红,布白滑苔,脉象沉滑;再审其证,热象不著 。辨证为水湿内停,气化不利,水津不能上承所致,当以五苓散化气利水,敷布津液 。处方:桂枝6g,茯苓9g,泽泻9g,白术10g,猪苓10g 。水煎服,每日1剂 。患儿服药5剂后,口渴多饮明显减轻,每昼夜饮水减至2热水瓶即可 。前方获效,效不更方,续服5剂 。数月后函告其病已愈 。

按语:五苓散是治疗由于水湿内停,阻遏三焦,气化不利而引起的多饮、多尿、水肿及小便不利等病证,具有化气利水的功效 。本病例是以口渴多饮为主症,唐容川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一书中说:
【杨梦兰五苓散加减治疗?小儿多饮症医案经验】“五苓之渴饮水,是水停不化气,气不布,则津不升” 。用五苓散以猪苓、茯苓、泽泻、白术健脾利水,使水湿能化,配桂枝温阳化气,使气化宣行,津液得以上承,故其口渴多饮之症自已 。[杨梦兰.中医杂志,1983(4):5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