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减方有哪些?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麻杏石甘汤法良,四药组合效力彰;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宣泄有奇长 。
(一)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的组成与功效
麻杏石甘汤由生石膏18克,麻黄、杏仁各9克,炙甘草6克组成 。水煎服 。本方具有辛凉宣肺,清热平喘之功效,是主治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首选方剂 。
临床应用以发热、喘急、或鼻翼扇动,苔薄黄,脉数为其辨治要点 。若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则不宜使用 。
凡属邪热壅肺、外邪未解之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和麻疹合并肺炎等病,均可常用治疗 。
(二)加减方法
①肺中热盛,壮热汗出者,重用石膏 。②无汗而恶寒,是表邪偏重,酌加薄荷,加大青叶、黄芩、连翘 。③咳喘甚者,加知母、瓜蒌、黄芩 。④痰饮,加葶苈子、枇杷叶、贝母 。⑤胸痛,加郁金、白芥子 。⑥咯血者,加白茅根、仙鹤草以止血 。
(三)名中医用方心悟
唐·孙思邈(唐代医学家)
四物甘草汤(即本方)治伤寒发热,汗出而喘,无大热 。
又本方加鬼箭羽,治贼风所中,腹内挛急方 。
又本方加鸡蛋2枚,名石膏汤,逐风毒(摘自《千金方》) 。
宋·陈言(无择)(宋代医学家)
麻杏石甘汤,去杏仁,加茶、葱,名为惺惺散 。治伤寒发热,头痛脑疼(摘自《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
宋·杨士瀛(仁斋)(宋代医学家)
麻杏石甘汤加细茶为五虎汤,治喘急痰气(摘自《仁斋直指附遗方》) 。明·万全(明代医学家)本方加细茶为五虎汤,治寒邪客于肺俞,寒化为热,闭于肺经,而见胸高气促,肺胀喘满,两胁扇动,陷下作坑,鼻窍扇长,神气闷乱之证(摘自《幼科发挥》) 。
明·龚廷贤(明代医学家)
外邪在表,无汗而喘者,五虎汤(即本方加细茶) 。有痰加二陈汤 。右判1剂,生姜葱,水煎热服,加桑白皮1钱(3克),尤良(摘自《寿世保元·喘急》卷三) 。
清·文梦香(清代医学家)
(麻杏石甘汤)此专开三焦凉降肺气之方也,麻黄提三焦而使水气达于表,杏仁降肺气而使水气下于里,甘草凉胃,石膏凉肺,则化源清而热水行矣 。若肺寒咳嗽者,断不可服,此乃治肺热作喘之神剂耳(摘自《百一三方解·上卷》) 。
清·张璐(路玉)(清代医学家)
冬月咳嗽,寒痰结于咽喉,语音不出者,此寒客于会厌,故卒然而暗也,麻杏石甘汤主之(摘自《张氏医通》) 。
清·柯琴(韵伯)(清代医学家)
麻杏石甘汤,治无汗而咳,大热者(摘自《伤寒来苏集》) 。
谢海洲(国家级名老中医、教授)
我常将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流感、百日咳、麻疹已透或未透、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症肺热炽盛之时,服本方后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溏泻,有利于肺热从大便排除 。
此外,麻杏石甘汤也可治疗音喑,因高声主西方之金,金受火克而声夺,迫于会厌则音喑,故本方可治因热而喑(摘自《谢海洲临床经验辑要》第317页) 。陆渊雷(近代中医学家)麻杏石甘汤之主证为烦渴喘咳,凡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百日咳、白喉等,而有烦渴喘咳之症者,悉主之 。
白喉初起时,恶寒发热,烦渴,气喘,咽喉肿痛,有苍白色之假膜,用麻杏石甘汤,轻者数小时,重者一昼夜,热退身和,肿痛悉去(均摘自《伤寒论今释》) 。叶橘泉(近代中医药学家)麻杏石甘汤治小儿百日咳之痉挛性剧咳,或呕吐,或咯血,无论有热或无热,每获顿挫之效,且咯血者,往往血即止,痉咳亦显著缓解也(摘自《古方临床之运用》第41页) 。
严苍山(近代中医学家)
急性支气管炎,以麻杏石甘汤加桔梗、炙紫菀、牛蒡子、冬瓜仁治之,共奏宣肺止咳平喘之效 。
加减方法:①胸闷加瓜蒌仁 。②气微逆加炙苏子、炙桑白皮 。③痰多加川贝母、竹茹 。④咳嗽胸膺掣痛加郁金、黛蛤散、丝瓜络 。⑤喉有痰声加射干 。⑥口渴加天门冬、麦门冬、石斛 。⑦风燥加桑叶、南沙参、玉竹、枇杷叶 。⑧咳甚声不扬加蝉蜕、马兜铃、胖大海,不愈再加凤凰衣、玉蝴蝶(摘自严世芸等编著的《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 。
蒲辅周(名老中医)
秋燥中的凉燥,既是凉气,要当小小的伤寒医治,药误用润药,越吃越燥,玉竹、花粉一类的药不行 。.我的经验是:不见热象,初起用三拗汤,见口渴等热象者,用麻杏石甘汤,加一点前胡、射干、芦根、竹叶[摘自《新医药学杂志》1973:(1):17_ 。
颜德馨(上海铁道医学院教授)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由于风燥痰热所致者,证见咳嗽、咽痒、痰黏难出,脉滑数,舌红苔黄腻,一般宣肃之品皆无效果 。
余常以麻杏石甘汤加葶苈子大剂宣风肃肺,直泻肺金之热,一鼓而下,往往立竿见影 。用治咳嗽初起失宣或用麻醉镇咳药太早者,久咳不已,亦验(摘自《名医特色经验精华》第104页) 。
聂惠民(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现代运用麻杏石甘汤范围甚广.....笔者临床应用:①急性气管炎(咳嗽黄痰,苔淡黄,脉数者),加桑皮、贝母、桔梗、金银花等清热化痰止咳之品 。若见身热者,再加桑叶、芦根、茅根,以疏解外邪 。②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喘咳痰涎甚者),酌加金银花、葶苈子、桔梗、天竹黄、杏仁等清热解毒,化痰平喘之品;若见高热者,加柴胡、黄芩、牛蒡子、金银花等清热疏解之品;若麻疹合并肺炎、麻毒内陷、肺炎炽盛者,加黄芩、前胡、蝉衣、紫草等清热透表之品 。③百日咳,属风热袭肺,肺气不宣,痰涎壅盛者,酌加百部、葶苈子、大枣、前胡、贝母等清热化痰止咳之品 。④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属热邪壅肺者,可酌加桑皮、白芍、蝉衣、葶苈子等品 。⑤咽炎、喉炎,属热邪郁结者,酌加板蓝根、射干、牛蒡子、桔梗等(摘自《伤寒论与临证》第152页) 。
王香石(名老中医)
由痰热壅盛,肺失清肃而成热喘咳,西医诊断为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取麻杏石甘汤[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先煎)15克,甘草2克],加马蔸铃3克,葶苈子6克,白花蛇舌草15克,桑白皮、穿心莲、黄芩、莱菔子各9克,鱼腥草12克,效果佳(摘自《名医治病》第401页) 。
张季高(名老中医)
小儿肺炎,临床上以风热闭肺者多见,治疗宜辛凉宣肺,清热化痰 。药用麻杏石甘汤,加鱼腥草、瓜蒌皮、桑白皮、冬瓜仁、车前子、天竺黄、地龙、浙贝母 。若壮热烦渴则倍石膏,喘息痰鸣加葶苈子、竹沥(摘自《名医治病》第404页) 。于世良、史定文(中医专家)福建省人民医院五官科,以麻杏石甘汤加地龙干治疗鼻渊(慢性鼻炎)面属热者,有效率达100% 。著名眼科医师姚芳蔚等,用麻杏石甘汤治疗证见表里俱热的眼科疾病,如天行赤眼、暴风客热、自陷鱼鳞、花翳白陷、凝脂翳病情严重,体质健壮者 。
笔者以本方(生石膏18克,杏仁9克,麻黄、甘草各6克),加枳壳9克,桔梗、五味子各6克,具有宣泄肺热、镇咳平喘之功效 。主治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经久治不愈,而属肺热但无表证者,相当于现代医学慢性喘息型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 。制此方20年来,通用于4时,经临床反复实验,凡属肺热而致的咳喘症,均获满意效果(摘自《中国名方精释)第20页) 。
薛盟(浙江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20克,苦杏仁10克,炙麻黄6克,炙甘草7克),加白芥子、炙苏子各12克,鱼腥草20克,姜半夏10克,炒葶苈子8克组成“宁肺止嗽汤” 。具有肃肺降气,镇咳祛痰之功效 。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咳嗽咳吐稀白痰、哮喘、口渴等(摘自《名医名方录》第3辑第171页) 。
马莲湘(浙江中医学院教授)
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15克,杏仁9克,生甘草3克,生麻黄1.5克),加银花、连翘各9克,炒葶苈子、天竺黄、瓜蒌皮、玄参各6克组成“肺炎痰喘汤” 。具有清宜开闭,豁痰平喘之功效 。主治小儿肺炎 。中医辨证为风热闭肺或痰热蕴肺型 。本方立意牢牢抓住“肺闭”这一病机,用药以宣肺开闭为主,与病机合拍,故能显效(摘自《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续集第381页) 。陈曙晖(中医专家)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45克先煎,杏仁10克,麻黄、甘草各6克)加板蓝根30克,羌活、荆芥、前胡、牛蒡子各10克,薄荷6克 。治疗风热型感冒152例 。体温均在38℃以上,病程在3天以内 。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痊愈141例,无效11例[摘自《福建中医药》1992;(3):49] 。
徐振兴(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100克,杏仁15克,麻黄7.5克)加前胡、葶苈子各15克,黄芩、金银花各25克,板蓝根20克 。每日1剂,水煎服 。另用大黄5份,芒硝1份,大蒜4份,共捣以醋调外敷于胸部 。治疗结果:60例肺炎,X线阴影消失,平均10.5天[摘自《吉林中医药》1984;(6):121.
蒋瑞峰(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急性气管炎125例,每日1剂,水煎服 。3~9剂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痊愈115例,治愈率92%[摘自《广州医药》1985;(6):35_ 。张守臣(中医专家)以麻杏石甘汤加地龙、炒苏子、前胡、白前各6克,薄荷4克 。治疗咳喘病例,疗效显著 。如喘急甚者加葶苈子、桑白皮各8克;高热心烦口渴,肺胃热重加黄芩、知母、栀子各6克,连翘8克;痰多而黄稠者,加天竺黄、浙贝母、浮海石各7克.瓜蒌12克,小儿酌加焦三仙10克,炒莱藤子5克,以助消化 。均收到较好的疗效[摘自《中医杂志》1986;(4):201.
幸良诠(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煎液,采用直肠给药的方法,治疗慢性结肠炎43例,全部有效 。又以本方加板蓝根、连翘、蒲公英治疗急性咽炎50例 。有效率为94%[摘自《江西中医药》1989;(4):36] 。
安少先(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30克,麻黄、杏仁各9克,甘草6克)加车前子30克 。治疗热淋39例 。如尿痛甚加琥珀;热重溲赤加通关丸;口渴思饮加麦冬、白茅根;大便干燥加大黄;小腹坠胀加川楝子、枳实;兼阴虚者合猪苓汤 。治疗结果:痊愈31例,显效6例 。总有效率为94.9%[摘自《陕西中医》1992;(6):2671 。
夏绩思(中医专家)
《小儿药证直诀》日:“盗汗未必皆是阴虚证,阳热太狂者亦有之” 。肺胃热盛而致盗汗者亦确有之 。以麻杏石甘汤加天花粉、沙参、桔梗、苇根,每试皆验[《浙江中医杂志》1989;(12):555].
王传华(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石膏25克,麻黄、杏仁、甘草各10克) 。加味治疗痔疮120例 。若痔疮发炎加黄芩、野菊花各10克,蒲公英30克、鱼腥草20克;便血加地榆炭12克,炒槐花10克,仙鹤草15克;血栓及静脉曲张外痔者加丹参、鱼腥草各30克,桃仁12克,赤芍15克,泽兰、大黄各10克;便结者,加大黄10克;气滞便秘者,加厚朴、苏子、莱菔子各10克;兼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各15克,熟地黄12克;兼阴虚者加玄参、生地黄、麦冬各12克·火麻仁10克;兼阳虚加熟附片10克,干姜3克;内痔脱出者,原方加黄芪、升麻、黄芩各12克,柴胡10克 。治疗结果:治愈91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摘自《湖北中医杂志》1990;(5):20]6罗厚昌(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黄芩10克,大黄5克 。治疗痔疮100例 。治疗结果:显效60例,好转38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8%[摘自《中国肛肠杂志》1985;(2):25] 。
陈忠旭(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大黄8克,黄芩10克为基本方 。加味治疗内痔50例(其中,内痔嵌顿发炎21例,便血16例,内痔结扎疼痛3例,炎性外痔6例,混合痔4例) 。若发炎疼痛者,加玄胡索、桃仁;发炎水肿者,重用石膏、麻黄,再加郁李仁、薏苡仁;便血者,加阿胶、地榆、黑槐花 。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治愈28例,显效11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摘自《湖北中医杂志》1988;(1):封三 。
王治德(中医专家)
治疗嵌顿性内痔30例,全部以麻杏石甘汤加丹参12克,枳壳、泽泻各10克,升麻6克为基本方 。如痔核感染者,加蒲公英、地丁、黄连;大便干硬者,加玄参、麦冬;老年气虚者,加黄芪、党参 。每日1剂,水煎服 。3剂为1个疗程 。局部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用痔疮止痛膏或普鲁卡因软膏;便秘用液体石蜡或果导 。治疗结果:28例在1~2天内疼痛减轻,25例水肿在3~4天内消退 。最长的6天,能自行回纳[摘自《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12):750」 。
林一得(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15克,麻黄、杏仁各3克,甘草2克) 。治疗小儿夏季热25例 。年龄为1~3岁,长期弛张发热,体温在38~40℃之间,口渴多饮多尿汗闭等典型症状 。治疗结果:20例服药3~5剂而愈,好转者5例[摘自《中医杂志》1982;(6):49」 。
王平安(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0克为基本方 。加味治疗小儿外感发热40例 。如咳嗽加桔梗10克;腹泻加黄连6克 。煎水温服,分数次灌服 。治疗结果:有效39例,无效1例[摘自《湖北中医杂志》1987;(1):15] 。车建国(中医专家)以麻杏石甘汤加桔梗、黄芩、淡竹叶、金银花、陈皮、茯苓为基本方 。随证加减治疗210例小儿肺炎(中医辨证为痰热闭肺199例,风热犯肺10例,痰湿阻肺5例,水气凌心3例,厥脱3例) 。治疗结果:2~7天退热者200例;喘嗽、气急消失者180例;肺部啰音消退者183例[摘自《四川中医》1989;(3):27].马建政(中医专家)以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加味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高热、咳喘、鼻扇、痰黄黏稠、发热汗出热不解,口渴善饮,大便干燥)32例 。临证时加黄芩、前胡、川贝、桑皮、二花、鱼腥草、大青叶、大黄、芦根,随证加减 。治愈率93.7%,总有效率为100%[摘自《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3):173_ 。
文麒(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射干、白前、丹皮、川芎、茯苓,治疗嗜酸性细胞增多性肺炎26例 。总有效率为88.46%[摘自《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9):540」 。
乐芹(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水煎浓缩口服液:年龄小于2岁的2.5毫升/天×4.2;年龄5岁的5毫升/天×3.0;年龄5岁以上的5毫升/天×4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32例,治愈31例,占96.9% 。总有效率为100%[摘自《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600J6朱朝元(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桑白皮、地骨皮化裁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00例,治愈19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 。平均住院1.5天[摘自《湖北中医杂志》1989;(6):16】 。
庞华威(中医专家)
以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鲜茅根12克,半夏、瓜蒌仁、玉蝴蝶各6克,胆南星3克,黄连1.5克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50例 。如咳痰不利、哮鸣多者,加前胡6克,白前3克,紫菀4.5克;高热(超过39℃)者加羚羊角粉1克(分2次服);痰多者加贝母6克;便秘者加川大黄1.5~3克,经2~5天,治疗结果:痊愈37例,好转7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88%[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1):26_ 。
王桂琴(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大多数经西药治疗疗效不显著的小儿咳喘248例 。治疗结果:治愈215例,占86.69%;好转28例,无效5例 。总有效率为97.6%摘自《辽宁中医杂志》1987;(1):25].
戴安生(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重用石膏为基本方,配伍鱼腥草、瓜蒌霜、川贝母、紫菀、海蛤粉、陈皮等,治疗小儿咳喘24例 。总有效率为100%[摘自《湖北中医杂志》1983;(6):23 。
谢云桂(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金银花、连翘、板蓝根为主方,加味治疗麻疹50例 。痊愈45例,有效者4例 。总有效率为98%[摘自《湖南中医杂志》1988;(7):11] 。陈治水(中医专家)以麻杏石甘汤加马齿苋、侧柏叶、贝母 。治疗102例百日咳 。治疗结果:痊愈90例,显效8例,有效4例 。总有效率为100%[摘自《浙江中医杂志》1988;(10):2137夏绩思(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薏苡仁、前胡、山药为主方,治疗小儿尿频36例 。如睡眠不宁的可加香附;胸闷的可加桔梗;便秘的加瓜蒌仁 。3岁以下者药量可酌减 。服药1~5剂均获愈[摘自《云南中医杂志》1993;(1):5] 。
彭宪影(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桔梗9克,淮山药18克,可治疗小儿遗尿 。全部能治愈,其中5~10天痊愈者14人,11~20天痊愈者11人 。总有效率100%[摘自《四川中医》1982;(创刊号):35].
周静(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炙麻黄6克,生石膏30克,杏仁、甘草各10克),加浮萍、乌梢蛇各15克,乌梅10克为基本方 。治疗急性荨麻疹48例 。伴发热、风团鲜红者,加金银花、连翘、白茅根;风团色白者加荆芥、防风;瘙痒剧烈者加白鲜皮、苦参;血管神经性水肿者,加桑皮、赤小豆,茯苓皮;腹痛腹泻者加炒白芍、薏苡仁;反复难愈者加何首乌、黄芪、当归 。以上均可加丹参或丹皮 。每日1剂,水煎服 。5天为1个疗程 。治疗1~3个疗程 。治疗结果:痊愈34例,好转11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7%[摘自《陕西中医》1994;(12):541] 。
张树军(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因风、湿、热邪、郁闭肌肤所引起的夏季皮炎、荨麻疹和皮肤划痕症,收效甚佳[摘自《四川中医》1992;(5):40] 。
李红(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荆芥、射干、天冬治疗小儿痉挛性喉炎10例 。每日1剂,水煎服 。服2~4剂 。治疗结果:10例全部治愈[摘自《浙江中医杂志》1988;(11):491】.
王守智(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30克,杏仁10克,麻黄、甘草各6克)加辛夷花、赤芍、葛根各15克,薏苡仁30克.桔梗、陈皮各10克,桂枝6克为基本方,随症加减 。治疗鼻窦炎30例 。全部病例均有头痛、头昏、鼻塞、流黄浊鼻涕或流脓性鼻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治疗效果:服药6~20剂,治愈24例,显效4例,无效2例[摘自《山东中医杂志》1989;(6):18」 。
汤于嘉(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麻黄3克,杏仁、甘草各6克,生石膏30克)加知母10克,青黛3克 。随证加减 。治疗口疳52例 。治疗结果: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2%[摘自《甘肃中医》1993;(1):26」 。
严苍山(近代中医学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桔梗、炙紫菀、牛蒡子、冬瓜仁 。具有宜肺平喘止咳功效 。主治于寒包火咳嗽及风温、风热、风燥咳嗽 。如胸闷加瓜蒌皮;气微逆加炙苏子、炙桑白皮;痰多加川贝母、竹茹;咳嗽胸膺制痛加郁金、黛蛤散、丝瓜络;喉有痰声加射干;口渴加天冬、麦冬、石斛;风燥加桑叶、南沙参、玉竹、枇杷针;咳甚而声不扬加蝉衣、马兜铃,胖大海:不愈再加凤凰衣、玉蝴蝶(摘自严世芸等《内科名家严苍山学术经验集》) 。
罗细贞(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生石膏30克.杏仁12克,炙麻黄10克,甘草6克)加鱼腥草30克,浙贝母、竹黄,青天葵子各15克,桔梗12克,大黄6克 。治疗证属痰热壅肺之肺炎 。如表邪未尽,仍恶寒、发热者,麻黄可生用,以宣J解表;咳痰带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各30克,以凉血止血;口渴甚、舌苔干者,加芦根30克,天花粉20克,以清热生津;大便不干则加大黄同煎,以取其清热之力(摘自广东省中医院) 。
杜发斌(中医专家)
以麻杏石甘汤加金银花、僵蚕、防风、蝉衣、荆芥 。水煎服 。12例急性扁桃体炎,全部治愈[《湖北中医杂志》1988;(3):171.
叶午鞋(安徽芜湖地区医院主任医师)
叶老用越婢加术汤加减(炙麻黄3克,生石膏、猪苓、茯苓各12克,生白术、泽泻、冬葵子各9克,陈皮6克,炙甘草4克,姜、枣适量),治疗急性肾炎,疗效佳(摘自《名医治病》第105页) 。
日·尾台元逸(榕堂)(日本汉医学家)
麻杏石甘汤治喘咳不止,面目浮肿,咽干口渴或胸痛者 。又治哮喘,胸中如火,气逆涎潮,大息呻吟,声如拉锯,鼻流清涕、心下郸塞,巨里动如奔马者 。又治肺痈发热,喘咳脉浮数,臭痰脓血,渴欲饮水者,宜加桔梗,时以白散攻之(摘自《类聚方广义》) 。
日·吉益为则(东洞)(日本汉医学家)
麻杏石甘汤,治甘草麻黄汤证(喘急迫促或自汗或不汗)而咳,烦渴者(摘自《方极》) 。
麻杏石甘汤,治汗出雨喘,热伏者 。又治喘息而渴者,兼用南吕丸或姑洗丸(摘自《方机》) 。
日·有持常安(桂里)(日本汉医学家)
用小青龙汤后,表解而喘犹盛者,水热相结也,麻杏石甘汤主之(摘自《方舆貌》) 。
日·浅田惟常(宗伯)(日本汉医学家)
本方与麻黄汤有表里之异,以汗出而喘为目的 。热在肉里,上熏肺部者,非麻石之力不解 。故本方与越婢汤,皆云无大热也(摘自《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
日·大塚敬节(日本汉医学家)
麻杏石甘汤,用于治疗嘴咳、发热、自汗、口渴等 。此方与麻黄汤比较即麻黄汤的热状有恶寒发热而无自汗,而此方之热状一般不兼有恶寒,也无剧烈高热,但常有自汗与口渴 。喘咳为两方共同症状,而热状则不同 。故此方即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之方…此方应用于喘息、支气管炎和百日咳等 。尤其小儿最为适宜,可用为小儿之感冒药(摘自《汉方诊疗实际》) 。
日 。长尾藻城(日本汉医学家)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减方有哪些?】以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加没食子组成“喘息效方” 。水煎服 。主治喘息之剧者(摘自《日本历代名医秘方》第17页) 。
推荐阅读
- 大杏仁水果沙拉的做法(东北菜)
- 杏仁露的做法(时尚饮品)
-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乳痈医案案例
- 火神派真武汤加麻黄加味治疗疔毒医案案例
- 五仁丸加减方有哪些?
- 石膏粥的作用功效与做法_石膏粥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 杏仁桃酥的做法(肢寒畏冷食谱)
- 杏仁蛋花糊的做法(健脾开胃食谱)
-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下肢痹证医案案例
- 火神派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医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