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派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汤加味治疗胸痹、心痛医案案例

(1)杨某,50余岁 。患胸痹心痛证,曾服桂附理中汤,重用党参、白术并加当归,服后病未见减 。每于发作之时,心胸撮痛,有如气结在胸,甚则痛彻肩背,水米不进,面唇发青,冷汗淋漓,脉息迟弱,昏绝欲毙,危在旦夕 。吴氏认为此乃土虚无以制水,阳衰不能镇阴,致下焦肝肾阴邪夹寒水上凌心肺而成是状 。“然寒水已犯中宫,骤以参术当归之峻补,有如高筑堤堰堵截水道,水邪无由所出之路,岸高浪急,阴气上游,势必凌心作痛 。斯时不宜壅补过早,法当振奋心阳,使心气旺盛,则阴寒水邪自散矣 。”方用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汤加肉桂:
天雄片100 g,干姜30 g,薤白、瓜蒌实、公丁香、上肉桂各10 g(研末,泡水兑人),甘草5 g 。1剂痛减其半,2剂加茯苓30 g以化气行水,则痛减七八分,3剂后胸痛若失 。(吴佩衡治案)
点评:本例先前治者亦用了温阳如桂附理中汤,唯其“重用党参、白术并加当归,服后病未见减” 。吴氏喻称“骤以参术当归之峻补,有如高筑堤堰堵截水道,水邪无由所出之路,岸高浪急,阴气上游,势必凌心作痛” 。
“斯时不宜壅补过早”,改予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汤,摒弃参术当归之壅补之品,果获良效 。
【火神派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汤加味治疗胸痹、心痛医案案例】在应用附子等辛热药物治疗阴证时,是否夹用熟地等滋阴之品,是温补派与火神派的重要区别 。吴氏在这一点上,表现出鲜明的经典火神派风格 。他认为扶阳驱寒,宜温而不宜补,温则气血流通,补则寒湿易滞 。因此他用扶阳诸方,绝少夹用滋补药品,即或补气药也少应用,“正治之方决勿夹杂其他药品,如果加入寒凉之剂则引邪深入;加入补剂则闭门留寇,必致传经变证,渐转危笃费治”(《医药简述》) 。
(2)某女,46岁,干部 。1999年10月16日初诊:1994年诊为冠心病,1996年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酶均高,心电图提示后侧壁广泛心肌梗死),出院后请我诊治 。半年来因劳累,心绞痛发作频繁,今日心绞痛加重,患者极痛苦,手捂胸部,心痛如刀绞,如被人用力挤压 。烦躁不安,呼吸急促,心中恐惧,似濒临死亡 。面色苍白,目光无神,肢冷汗出,唇面发麻 。问诊过程中患者意识模糊,就地躺下,失去知觉 。脉微欲绝,鼻息几无 。
以四逆汤合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急煎以回阳固脱,强心益气:
附片60 g,干姜12 g,桂枝、茯苓各15 g,瓜蒌、石菖蒲、川芎各12 g,薤白10 g,甘草6 g,频频喂服 。约20分钟后,手足转温,眼睛微睁 。连服二三盏,约半小时,各症缓解,腹饥思食,吃半碗粥后安睡 。后以温阳扶正,益气补血之剂,连服1周,诸症悉平,精神好转,上班工作 。(顾树华治案)原按:此阳气欲脱之际,唯以回阳固脱可救,若迟疑延时,恐贻误病机 。
(3)肖某,男,26岁 。心胸难受不适,发作时觉心胸紧缩感2年 。时时气逆发作,伴抑郁感,怕冷,腰酸软,面觥白,精神可,舌淡白,边有齿痕,白润苔,脉沉细 。此心肾阳亏,阳虚生寒,寒居阳位,凝滞则胸痹心紧 。
处方:附子80 g(先煎),桂枝、炙甘草各30 g,瓜蒌壳15 g,薤白、砂仁各20 g 。6剂 。
药后诸症显减,略有轻微发作,心胸顺畅,腰酸怕冷显著减轻 。现略睡眠差,舌淡红,水润白苔,脉缓 。
处方:附子100 g(先煎),桂枝、炙甘草各30 g,瓜蒌壳15 g,薤白20 g,白酒20 mL 。6剂 。
药后病愈 。(曾辅民治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