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看清中国南与北:秦岭为什么被称为“中央水塔”?( 二 )


从河流分布上看 , 秦岭水资源储量220多亿立方米 , 约占黄河水量的1/3、陕西水资源总量的一半 , 是陕西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其中 , 秦岭南坡水资源储量182亿立方米 , 约占陕南水资源总量的58% , 是嘉陵江、汉江、丹江的源头区 , 每年可向北京、天津等地供水100多亿立方米 , 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秦岭北坡水资源储量约40亿立方米 , 约占关中地表水资源总量的51% , 是渭河的主要补给水源地 , 也是西安市等地的主要水源区 。
当然 , 秦岭的水资源并非完全由自然决定 , 人类活动也会对它产生重要影响 。20世纪90年代 , 西安遭遇了长达150多天的大旱 。2300多眼自备井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 , 城区出现多条地裂带 , 明城墙、钟楼底座出现裂缝 , 大雁塔倾斜;石砭峪水库干涸 , 沣峪河、田峪河断流 , 工厂停工 , 排队提水的市民着急上火 , 西安陷入了历史罕见的水荒 。
人们将希望的目光汇集到发源于秦岭太白山的黑河 。作为渭河南岸的最大支流 , 黑河沿途绿荫覆盖 , 人烟稀少 , 水流清澈 , 水质甘甜 , 是得天独厚的理想水源 。因此 , 黑河金盆水库应运而生 。这座秦岭北麓最大的水库如今供应西安七成用水 , 平均每天供水76万吨 。水库建成17年来 , 已累计向西安提供用水40亿吨 , 向周边提供农业灌溉用水4亿吨 , 并向生态补水7亿吨 。有人说 , 没有秦岭 , 就没有黑河金盆水库这么大规模的水;没有这么大规模的水 , 就没有西安市民的安居生活 。从秦岭流淌而出的清水 , 绵绵不断地滋养着一方百姓 。
南水北调工程也与秦岭息息相关 。1952年 , 毛泽东视察黄河时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构想:“南方水多 , 北方水少 , 如有可能 , 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
历经半个世纪的勘测、规划和论证 , 南水北调工程形成“四横三纵”为主体的总体布局 , 从长江流域沿东、中、西三路调水到黄淮海流域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 , 水库70%水量来自发源于秦岭的汉江及其支流丹江 。所以 , 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在湖北 , 其源头却是秦岭 。
秦岭|看清中国南与北:秦岭为什么被称为“中央水塔”?
文章图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虽然源头在丹江口水库 , 但从根源上讲 , 源头在秦岭
据统计 , 自2014年12月12日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 , 以秦岭为源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提供了300亿立方米的水 , 沿线6000万人口受益 , 缓解了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等省市供水问题 , 优化了我国水资源配置格局 。
除了全国意义上的南水北调 , 被称为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引汉济渭工程于2014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 这一工程分为调水和输配水工程 , 旨将秦岭南部汉江水以年均15亿立方米的流量引入渭河 , 补给渭河流域地区 。这相当于每年把100多个西湖的水量从陕西南部穿越秦岭 , 调配到陕北和关中 。
秦岭怎样改变了中国
打开中国地图就会发现 , 秦岭横卧在中国版图的中央 , 北接黄土高原 , 南握四川盆地 , 不仅以地理位置 , 更以显著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 , 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和地理标志 。如果没有秦岭 , 可以这样说 , 中国将不成为今天的中国 。
秦岭南坡阻隔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输送的潮湿海洋气团的入侵 , 使其不能影响到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 , 北坡又起到了阻挡青藏高压寒潮的向南入侵 。北上和南下的大型天气系统在此交锋 , 像两只军队 , 互相碰撞、消减 , 造就了中国地理的多样性 。
虽然我们常说南北方分界线是秦岭-淮河 , 但站在淮河两岸看南北 , 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但如果飞得足够高 , 在秦岭上空看南北两侧 , 景观则大大不同了 。
秦岭的主体在陕西 。陕西的自然环境可以由秦岭为界划为三大区域 。秦岭以南为陕南 , 秦岭北面是由渭河冲积而成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 再向北 , 是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陕北 。秦岭东西横亘 , 挡住了由东南往西北、从太平洋带来的水汽 , 使秦岭以北气候干旱 , 黄尘飞扬 , 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是其典型的景观 , 而秦岭以南则降雨丰沛形成一派江南景象 。如果没有秦岭 , 南北景观差异不会这么大 , 也就缺少了地理景观的多样色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