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梁海伟、李微雪等开展实验和理论合作研究 , 成功量化抑制催化剂烧结的临界颗粒距离 ,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备高担载量纳米催化剂的有效策略 。 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
【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学报」中国科大成功量化抑制催化剂烧结临界颗粒距离】在多相催化领域 , 负载型金属纳米颗粒催化剂的烧结问题一直是研究热点 。 催化剂烧结机制包括颗粒迁移和聚集(PMC)、Ostwald熟化两种 , 颗粒间距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
研究人员首先使用具有不同比表面积的碳载体 , 通过调控金属载量构建出不同颗粒间距的催化剂体系 , 并考察它们在900℃下的烧结情况 。 高角环形暗场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发现 , 存在明显的抑制金属烧结的临界担载量和临界颗粒距离 , 并基于此定量化抑制催化剂烧结的临界颗粒距离 。
研究发现 , 在颗粒间距较小的催化剂中 , 颗粒相距较近 , 主要通过PMC机制发生烧结 , 并且聚集引起的粒径分布宽化会增加不同颗粒尺寸和表面能的差异 , 从而加剧颗粒Ostwald熟化;而在颗粒间距较大的催化剂中 , 颗粒相距较远 , PMC机制被很大程度上抑制 , 同时Ostwald熟化也会减缓 。
他们进一步计算出金属颗粒表面化学势 , 发现临界颗粒距离取决于金属和载体相互作用的强度 , 并探索了该类催化剂在高温丙烷脱氢催化反应中的抗烧结特性 , 说明了临界颗粒距离的定量化研究对实际催化反应的意义 。
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对于给定催化剂载体预测最高担载量的方法 , 以及通过调节金属和载体相互作用以及载体比表面积来系统提高抗烧结催化剂最大担载量的有效策略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5116-2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1-08-17 第4版 综合)
【来源:中国科学院科技产业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
推荐阅读
- 是的,我相信
- 龙虾的秘密:美洲龙虾越捕越多?龙虾如何把原来的天敌,变成猎物
- 一句话准确概括,什么是元宇宙,我们将充当什么角色?
- 二氧化碳 1965年考古队发现一黄金洞穴,内藏一本黄金书,至今未破解(上)
- 二氧化碳 人类并非地球土著,135万年前从人马座移民,首批为黄种人黑种人
- 二氧化碳 3名宇航员落地后,天宫空间站突然变轨,接下来有一件大事发生
- 黑磷 科学家开发基于人体自然产生的弹性蛋白原的实验性伤口敷料
- 地下水系统 文献传递|褐藻胶寡糖潜在药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 染色体 中国迎来大好消息!量子密码技术全球领先,美国羡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