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 嫦娥四号传回数据,我国揭开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征,为全球首次

作为一个后起的航天大国,最近几十年来,我国不断打破限制努力开创中国航天新局面,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探月项目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证明。就在近日,国际地学领域专业期刊《地质》上刊发了一篇名为《嫦娥四号发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多种岩石类型》的文章。
这篇学术论文中,我国科学家揭开了月球南极神秘面纱,发现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中存在斜长岩、苏长岩等多种岩石类型,解释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征,这一发现为全球首次,创造了人类探索月球的新历史。
相机|嫦娥四号传回数据,我国揭开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征,为全球首次


相机 嫦娥四号传回数据,我国揭开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征,为全球首次
文章插图

而这一切成果的取得都离开嫦娥四号与玉兔二号传回的数据,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每当月昼活动期,嫦娥四号搭载的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全景相机和红外光谱仪等科学载荷就会启动,对月球背面巡视区内进行探测。同一时间,玉兔二号携带的导航相机拍摄了大量针对性的照片。为了完成上述研究,我国科学家与美国普渡大学、夏威夷大学开展合作,共同完成了《嫦娥四号发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多种岩石类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分析了嫦娥四号传出的月球近红外反射光谱,对比美国阿波罗样品光谱特征,最终发现了月球南极主要矿物斜长石和辉石,次要矿物橄榄石(含量小于4%)组成的苏长岩。



相机 嫦娥四号传回数据,我国揭开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征,为全球首次
文章插图

对于全球航天事业来说,上述合作最大的意义就在平打破国界的限制,实现了国际航天合作,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没有必要开展合作,中国科学家能够独立取得研究成功。事实上,这样的想法并不符合当今现实,航天事业耗费的资金与需要的人才超过想象,不是某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完成的。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推进全球航天事业发展。



相机 嫦娥四号传回数据,我国揭开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征,为全球首次
文章插图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意气之争,典型反面案例就是上个世纪,美国与苏联在载人登月项目上的竞争,为了领先对手,双方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尽管最后美国获得胜利,实现了全球第一个将人送上月球的国家,但美国的“阿波罗登月工程”,最后还是因为项目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搁置,使得全球月球探测陷入几十年的低迷。


相机 嫦娥四号传回数据,我国揭开了古老月球的成分特征,为全球首次
文章插图

其实在航天领域,我国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并非偶然,关键原因就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推进航天项目,而不是盲目的高投入。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国航天项目的风险,同时以开放的态度欢迎国际合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