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计划 天问登临火星点亮中国高光时刻(国际论道)
文章插图
5月15日,航天科研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指挥大厅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
文章插图
5月15日拍摄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模拟图。
5月15日7时18分,距离地球3.2亿千米之外,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稳稳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外媒广泛关注。
火星探测属于高风险航天任务。自去年7月23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启程,天问一号经历了近7个月的“奔火”之旅、3个月的“环火”探测和“恐怖9分钟”,如今“登火”成功,并且即将开展巡视探测。环绕、着陆、巡视,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绕、着、巡”三大任务,这在世界航天史上尚属首次。“里程碑”“巨大飞跃”“辉煌时刻”等字眼,高频出现在外媒对中国登陆火星的报道中。在对中国火星探测取得成就表示祝贺和赞赏之余,国际舆论也对未来中国太空探索发展充满期待。
“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称,中国登陆火星是其太空计划的高光时刻。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在火星着陆,使中国成为继原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登陆火星的国家,也在太空探索的最前沿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纽约时报》的报道以“美国现在在火星上有伴了”开篇,从任务内容、着陆点和着陆过程等角度,对中国此次“探火”进行了系统化的介绍和梳理。报道还介绍了中国的火星任务以一首经典诗歌命名为“天问”以及火星车以中国火神“祝融”命名等细节。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刊发文章,将中美两国的火星探测器做了一个整体比较。文章称,“祝融号”在着陆时采用了目前应用最广的反推悬停式着陆方案,这种方案虽然对地形要求较高,但技术的安全性也同样较高。
《科学美国人》月刊网站刊文称,登陆火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取得的最新尖峰成就。中国证明了自己的奋斗精神。现在,天问一号的成功已经证明,中国是一个娴熟的星际探索者,一些更大胆的项目可能即将推出。
“巨大的飞跃。”著名科学杂志《自然》援引意大利科学家奥罗塞的话称,中国成功登陆火星,在一次任务中就完成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此前花费数十年、历经多次任务才实现的目标。
“中国航天部门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送上一份百岁生日大礼——一台火星车。”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称,成功登陆火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刻。这不仅展示了中国不断增强的航天能力,还适时地提醒世人关注中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
“自立自强是进步关键”
迄今为止,人类共实施47次火星探测任务,成功或部分成功的仅25次,成功率刚过50%。在火星上着陆的任务,目前共实施22次,算上此次仅成功10次。外媒普遍认为,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一举成功”实属不易。
美国广播公司称,中国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火星,这一技术上具有挑战性的壮举比登陆月球要更复杂和困难。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称,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是“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这项任务极其艰巨。事实上,在着陆火星过程中,探测器要在约9分钟内将时速从约2万千米降至零并实现软着陆。虽然此前中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火星环境比月球更复杂,且通信时延单程达20分钟左右。这意味着只能靠天问一号自主完成这“恐怖9分钟”的程序,堪称步步惊心。此外,火星与月球不同,月表近乎真空,而火星有大气层,这大大增加了探索难度。
著名科学杂志《自然》称,探测器着陆火星是迄今为止对中国太空探测能力的最大考验。在火星上着陆必须由探测器自动进行。“每一步只有一次机会,行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存在任何缺陷,着陆就将失败。”
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认为,此前,还没有任何国家完成过如此复杂的火星探测任务。在再入和着陆方面,中国展现出了非凡的技术成熟度。这也得益于中国从探月任务中获得的技术经验。
“自立自强是中国太空进步的关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总结说。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称,多年来,中国为自主实施太空计划提供了雄厚资金,并像五年规划一样制定精准的太空计划。
“为和平利用太空作贡献”
推荐阅读
- 主导 印专家:美俄中主导太空规则,印度想占据一席之地,要与中俄合作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最新消息 节能的宜家商店被构想为哥本哈根的绿色休闲场所
- 螺旋 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一个螺旋星系:形状扭曲却惊艳,距地球1.2亿光年
- 硬件 传地平线计划赴美IPO:筹资10亿美元
- n快讯|NASA宣布金星探测计划:十年内发射两颗探测器
- 硬件 消息称宁德时代计划在上海建立新的电池工厂
- 探测 “天问一号”已成功实施火星捕获,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获得成功
- 时装秀 古阿新《未来少年》时装秀 亮相“火星少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