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看点 美国又出惊人之语!坚信能“从实力地位”出发,自诩“抗疫赢家”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如果说有一个超级大国充斥着双重标准 , 或许你最先能联想到的就是美国 。 前段时间美国副总统哈里斯的那句官方自爆“过去好几代人为石油而战 , 而在不久的将来 , 他们将为水资源而战” , 引发不小的争议 。
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 美国都将“人权”“民主”作为他们使用武力对付其他国家的借口 , 而这次哈里斯的自爆则是将美国肆意发动战争的遮羞布扯了下来 。
但这并不是结束 , 美国政客和专家清奇的脑回路又在最近再度让大众啧啧称奇 。
大家好 , 欢迎来到花椒看点 , 本期我们来聊一聊美国政客和学者又说了什么惊人之语 。
近期美国知名杂志《外交政策》发表了一篇观点非常离奇的文章 , 该文章的作者是美国外交学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基辛格全球事务中心杰出教授哈尔·布兰德斯 。
他在文章中先提到 , 在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 , 很多反华势力都将这看作是将要摧毁中国的巨大危机 , 但是中国快速控制住了疫情 , 并且重振经济 。 而与中国抗疫表现截然相反的美国 , 则被看做是失败者 。
并且由于美国在疫情中的糟糕表现 , 导致美国的社会撕裂已经到达了非常严重的程度 , 美国的“国际声望”也因此遭到严重打击 。 在这种情况下 , 中国以更加自信的面貌去对待外交事务 , 而美国则暴露出种种缺点 , 让盟友担心这个超级大国会走向末路 。
但紧接着这篇文章却又话锋一转 , 称虽然美国因为疫情已经死亡了58万人 , 但是美国已经利用“技术创新”这一优势来“拯救了自己” , 还将疫情比作是世界大战 , 称美国的状态符合了“开始糟糕 , 但通过戏剧性转折来赢得胜利”的“历史模式” , 成为了疫情最后的赢家 。
文章最后还不忘复读美国政客和媒体们的“老生常谈” , 大谈“中国阴谋论” , 还称中国疫苗没有美国的受欢迎 , 中国在外交事务上的强硬态度也会让中国遭受“全球力量对抗”云云 。
如何评价这一文章呢?好像这“戏剧性转折”一词不应该用来形容美国 , 来形容这篇文章更恰如其分 。
美国的疫情形势并不是像这篇文章所说那样被控制住了 , 截至20日 , 美国累计确诊人数达到了3247万 , 累计死亡超过58万人 , 全美多地的确诊人数和住院人数都在上涨 , 疫情形势依旧处于复杂阶段 。
而中国的疫苗也不是布兰德斯一厢情愿妄想中的“不受欢迎” , 现在中国疫苗已经在全球80多个国家授权使用 , 40多个国家在进口中国疫苗 , 80多个有急迫需求的发展中国家正在接受中国的疫苗援助 。
而这篇没有事实依据 , 只顾自我吹嘘的文章似乎真的让美国上头了 。 据路透社20日报道 , 美国国务院宣布 , 由于疫情“带给旅行者前所未有的风险” , 所以将扩大4级旅行警告范围 , 将全球80%的国家列入“请勿前往”名单上 。 而美国此前已经将34个国家列入该名单中 , 如果要达到80% , 那意味着这项名单里将会增加近130个国家 。
对于这则消息 , 有不少网友表示:应该是超过80%的国家将美国列入“请勿前往”名单 。
除了在疫情上面胡言乱语之外 , 美国还在将自身价值观当做普世价值观 。
美国总统国安顾问杰克·沙利文在接受采访时 , 再次提到了“从实力地位”来应对未来挑战 。 他还称美国要重新加入《巴黎气候协议》等国际机制 , 是为了可以重新制定规则 , 而不是让中国来制定规则 。
【花椒看点|美国又出惊人之语!坚信能“从实力地位”出发,自诩“抗疫赢家”】似乎忘记了 , 就在一个月之前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掷地有声的那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 , 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
在这些年里 , 美国总是将“人权”“民主”挂在嘴边 , 但是最爱谈“人权”的美国民众最没人权 , 最爱谈“民主”的美国做着最不民主的事 。 这些美国的政客和媒体立场不正、吃相难看 , 沉迷于搞双重标准、胡言乱语 , 但却不对自身困境做出真正的反省跟改变 , 又如何取信于人?又将如何取信于国际社会呢?
推荐阅读
- 美国 时隔30多年,美国为何又想重访金星?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交易 美国“亏损王”诞生:平均每天烧掉3.9个亿,40年来首次巨亏
- 风头 嘉人之夜看点多,女明星深V造型内卷严重,还被主持人抢了风头
- 美国 神舟十二号3位航天员已选定!17国入选中国空间站,美国申请遭拒
- 郎酒 稀缺龙头,东方财富的看点在哪里?
- 利息 假如美国一口气“印钞”28万亿,把欠的债都还清了,会发生什么?
- 美国 求合作遭拒,动起歪心思?天舟2号对接核心舱之际,美国有大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