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法同行 全国最美家庭:“警察世家”警风与家风代代相传

与法同行 全国最美家庭:“警察世家”警风与家风代代相传

文章图片


近日 , 四川广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特警中队民警和翊家庭被全国妇联表彰为2020年全国最美家庭 。
在这个家庭里 , 不仅和翊是警察 , 和翊的父亲、姐姐、姐夫、妻子也都是警察 。 和翊在广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特警中队工作 , 其父亲和进生前是原冕宁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 , 2010年因公殉职;母亲姚婷在凉山州冕宁县政法委工作;姐姐和苗是凉山州公安局战训基地警务实战警官;姐夫吴文林是德昌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妻子李双是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高速公路四支队四大队民警 。 这个“警察世家”传承家风 , 用爱支撑“小”家 , 用责任捍卫“大”家 , 他们相隔数百里在各自岗位坚守 , 践行着警察的使命与担当 。

子承父业 接力完成父亲遗愿
和翊出生在警察世家 , 父亲和进曾担任凉山州冕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大队长、缉毒大队大队长、交警大队大队长等职务 。 是一位誉满凉山的警察英雄、铁杆硬汉 。 先后获得凉山州“铁血刑警”“缉毒神鹰”“平安路上守护神”的光荣称号 。
2010年5月9日晚 , 和进在执行一次国家重点工程——官地电站超大件设备车队护运任务途中 , 因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 不幸殉职 , 年仅48岁 , 那一年和翊还不到18岁 。
“翊儿 , 你爸爸希望你长大后也当一名警察” 。 父亲去世后 , 母亲姚婷告诉和翊父亲的遗愿 。 2012年12月 , 和翊通过招警考试考入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公安局 , 实现了父亲当年的遗愿 , 加入到人民警察的队伍中 。 入警以来 , 和翊一直在交警大队工作 。 2014年11月 , 和翊从冕宁县公安局调入广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 。
“和翊工作上既踏实又勤快 , 事故中队全年办案量大 , 他们一家人又分散在各地 , 但从来不喊苦喊累 。 ”广汉市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同事说 。
“我从事警察职业 , 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清白廉明 。 ”和翊说这既是父亲的遗愿也是父亲在世时叮嘱的家风 。 “现在我的小孩9个月大 , 我也准备这样告诫孩子 , 即使以后不选择警察这个职业 , 也希望家风能够世代相传 。 ”
急市民安危 打通网办处理平台
2020年1月 , 新冠肺炎席卷而来 , 这个“警察世家”变成了对抗肆虐疫情的微型战斗堡垒 , 和翊同家庭成员相隔数百里 , 他们隔着屏幕、依靠电话互相加油打气 , 全力奔赴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 尽管当时和翊妻子李双已经怀孕7个月 , 但依旧坚守奋战在抗“疫”一线 。
“从事故中队到卡点 , 再从卡点返回事故中队……”2020年春节期间 , 只身一人在广汉的和翊每天两点一线 , 不是在防疫守护卡点上排查值守 , 就是在返回中队值班出警的路上 , 未休假一天 , 未离岗一步 , 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
春节里和翊从广汉市向阳卡点换班回到事故中队 , 看着中队办公区域拥挤的人群 , 和翊担心大家的安全 。“有没有更便捷的其他办法和途径 , 能够减少人群聚集 , 又能把大家想办的事情妥善处理好 。 ”平时爱摆弄电脑的和翊在交管APP上找到了办法 。
【与法同行|全国最美家庭:“警察世家”警风与家风代代相传】“APP有事故快处专栏 , 能不能把端口打通 , 这样既可以更好激活平台 , 也进一步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减少市民聚集的风险 。 ”想法初步成型后 , 和翊当即上报领导 , 经过协调和德阳公安交警支队授权 , 很快 , 广汉市就开通了网上交通事故处理平台 。 用户在家就可以咨询办理各种简易交通事故 , 有效地避免了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疫情传播风险 。
破案分秒必争 面对嫌疑人绝不手软
2020年12月14日 , 广汉市连山镇发生一起摩托车撞死行人后逃逸的交通肇事案 。 由于案发现场 , 地处山林 , 周围基本无天网监控 , 案件有效信息少 , 嫌疑人抓获犹如大海捞针 。
为了尽早破案 , 天一亮 , 和翊就和同事在连山松林开展摸排走访 。 在走访中 , 和翊和同事发现 , 有一户村民的私人监控有可能拍摄到犯罪嫌疑人的镜头 , 立即借来附近村民梯子 , 取下监控内存卡 , 带回中队查看 。
近800个G的内存监控 , 为了避免漏掉有效镜头 , 白天忙完摸排后 , 晚上和翊和同事还要赶回中队分段查看视频 。 “实在来不起了 , 大家就错开始时间分批睡一阵 , 天亮了又要继续走访开启第二天的工作 。 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很强 , 没有直线回家 , 先把涉案摩托车进行藏车后 , 再步行过河回家 。 ”经过海量的群众走访 , 以及对嫌疑人正反两向的追踪侦查 , 经过4天3夜的连续奋战 , 和翊和同事侦破了案件 , 为死者挽回了公道 。 2020年全年 , 和翊所在的广汉市交警大队特勤中队共办理完成8000余件交通事故案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