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鲁迅为何烧掉了祖父的日记?
_原题为 鲁迅为何烧掉了祖父的日记?
鲁迅的祖父周福清跟绍兴周家台门里多数人都相处得不太好 , 但发展到对立程度的 , 只有鲁迅 。
鲁迅在公开的文字里 , 从没提到过他的祖父 , 但他的父母却多次出现在他的笔端 , 并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 如果据此以为鲁迅的祖父在鲁迅生命中 , 是个无足轻重的人 , 那就被鲁迅“误导”了 。 事实恰恰相反 , 在鲁迅所有的家族人士中 , 祖父周福清是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如果这个名额不是归于周作人的话 。
文章图片
周福清
鲁迅出生的时候 , 周福清正在京城候补 。 这是一段痛苦、难熬的时光 。 所以当长孙出世的消息传到京城 , 年青祖父(周福清时年44岁)的喜悦心情是不言而喻的 。 据说消息传到时 , 适逢张之洞来拜访——这是个很有疑问的据说——于是周福清给新生孙儿取名为“张” , 即乳名 , 或小名 , 并由“张”字根据同音异义的惯常做法 , 联想到樟树的樟 , 于是给孙儿取学名为樟寿 , 这是鲁迅真正的本名 , 或者说原名 。 再由樟字联想到豫章(是否与曾在江西为官有关?) , 给孙儿取字为豫山 。 本来 , 按最早的说法 , 名是幼时所取 , 字则要到成年时才有 , 所谓“幼名冠字” , 但看来至少在清朝末期 , 襁褓中的婴儿已经有字了 。 周福清一古脑给孙儿取的小名、学名和字 , 从以后来看 , 似乎都不太成功 , 樟寿这个本名或原名 , 最终废弃不用 , 被周树人给取代了(现在大家都把周树人看作鲁迅的原名 , 其实严格说不是) 。 字呢 , 由于豫山谐音雨伞 , 使年幼的鲁迅经常遭到同伴取笑 , 说 , 嗬 , 雨伞来了 , 于是鲁迅央求祖父改名 。 起初改为豫亭 , 这个改动也不太成功——仍然未脱离跟雨的干系:“雨停” 。 不多久又改为豫才 , 这才终于摆脱了“雨”的纠缠 , 意思也好多了 , 算是一锤定音 。 豫才这个名字后来用得较多 , 如章太炎等鲁迅早期师友和同事 , 比他年长些的 , 或与他年纪相仿的 , 都习惯对他以豫才相称 , 鲁迅自己也蛮喜欢这个名字 , 直到临终前都在用它 。
表面上看 , 周福清给长孙取的名字 , 后来都不太为人所知 , 似乎归于失败了 , 但其实 , 周树人这个现在被介绍为鲁迅原名的名字 , 显然跟周福清最初给鲁迅所取的名字 , 有明显的渊源关系 。 我甚至怀疑鲁迅的“迅”字 , 除了别的意思和起因外 , 从根源上说 , 也跟“树”有关 。
可见 , 鲁迅生命中并非无足轻重的东西 , 自他一出生起 , 就跟他的祖父联系在一起了 , 并且伴随了他的一生 。
文章图片
鲁迅手抄祖父治家格言《恒训》
但这部分关联性 , 在鲁迅的生命中 , 在鲁迅与其祖父的关系上 , 只能说是序曲性的 。 鲁迅生命中第一道真正的帷幕 , 也是由周福清一手拉开的 。
1883年 , 周福清由京返乡探亲 , 这应该是周福清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长孙 , 也是当时唯一的孙儿(周作人要到1885年才出生) 。 但两三岁的周樟寿 , 显然无法对这位完全陌生的祖父留下任何清晰的印象 。 鲁迅跟祖父的再一次见面 , 已是十年后的1894年 , 周福清回家奔母丧 , 这年鲁迅已有十三四岁了 。
鲁迅跟祖父见面、相处的时间不长 , 因为就在这年七月 , 发生了哄动一时的“周福清科场贿赂案” 。 这起案件在当时如此地影响一时 , 以至于《清史稿·德宗本纪》里还带了一笔:
十九年十二月癸酉 , 刑部奏革员周福清于考官途次函通关节 , 拟杖流 , 改斩监候 。
这件事情对于鲁迅一生的影响 , 早已众所周知 。
推荐阅读
- 虎年春晚《只此青绿》刷屏,“只此一卷”为何惊艳无数人?
- 中国好声音:曾溯恕输给忘词的张露馨,为何?她输给了赛制
- 没了“兄弟”的《奔跑吧》,为何越来越被观众所嫌弃
- 与那英抢歌被骂,又因“克夫”隐退歌坛,孙悦为何还能嫁富豪
- 《水门桥》参加北京春晚,易烊千玺缺席可以理解,陈凯歌为何缺席
- 作为著名的主持人,现在的何炅为何不再拍戏?
- 《哥哥》四公再现争议人物,这次轮到了张淇,节目组为何没放过他?
- “山楂妹”张月乔,凭星光大道爆红,为何走红后却拒认亲生父母?
- 为何办晚会成了互联网大厂的标配?
- 林志炫遭滑铁卢,陈小春赢专业歌手,《披哥》四公为何这么魔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