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摄影师刘博洋:从四月份到现在 , 中国空间站的每一个阶段、每一种构型 , 我都有拍到 , 目前为止一个不落 , 两个大的实验舱上来前后 , 整个空间站就快速地由小变大 。
9月20日凌晨 , 中国空间站再次过境北京 , 刘博洋又一次带着自己的大口径望远镜出门了 , 这已经是他今年第37次拍摄中国空间站了 。 尽管之前有一半都以失败告终 , 但丝毫没有影响他拍摄的热情 。
天文摄影师刘博洋:现在有几个小目标 , 一个是希望有机会能拍到我们航天员在舱外活动的画面 , 还有一个小目标就是梦天实验舱在跟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对接的过程 。 要想抓住它的那种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 , 也就是非今年莫属 , 这个过程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记录的 。
“中国空间站 , 永远值得期待 。 ”怎么理解航天员刘洋的这句话?我的理解 , 值得期待的不仅是空间站圆了中国航天人的梦 , 更是空间站点亮了中国人的航天梦 。 想亲手记录空间站成长是刘博洋被点燃的梦 。 2013年 , 神舟十号第一次太空授课也点亮了一群听课孩子的航天梦 。 他们正努力让梦想成真 。
这个能听到太空声音的八音盒 , 出自清华大学的一群学生之手 。 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 , 有学航空航天的 , 也有学美术、学建筑的 。 这个太空八音盒可以将收集的外太空波形数据转化成声音 , 实现“天地共鸣” 。
他们对航天的热爱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经历 , 就是九年前的“太空第一课” 。 当时还是初中生的这些创作团队的同学们 , 在天南海北共同种下这颗“太空梦”的种子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奚子琛:“太空第一课”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太空中同样的一个质量的物体 , 能做出比地面更加丰富的运动状态 , 这也是让我对整个广袤的宇宙进一步探索埋下了一个有兴趣的种子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扬大卫:我觉得航空航天是一个非常酷的事情 , 在设计过程当中会间接地使用与航空航天相关的一些元素 , 我们的工作现在面向一些青少年 , 去激励更多的人在未来太空探索 。
今年4月 , 他们的太空八音盒已经在南京展出 , 未来还将去往更多的地方 , 这不也是一种梦想的传递吗?从2013年6月 , 神舟十号飞行乘组第一次太空授课 , 到去年12月 , 中国空间站第一次授课 , 太空课堂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 今年3月 , 中国空间站第二次授课 , 仅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就超过10亿次 , 被网友称为“科普太空版 , 直播天花板” 。
航天是高投入的事业 , 同样也是高产出 。 在无数孩子心中点亮航天和科学的梦想 , 恐怕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产出了 。 我们来看看这位9岁男孩的航天梦是如何点亮和生长的 。
小学三年级学生严弘森:我叫严弘森 , 今年9岁了 , 我想造一枚火箭 。 我第一次就是去看了一次火箭发射 , 才喜欢航天的 。
这位梦想造火箭的男孩叫严弘森 , 今年开学刚刚上小学三年级 。 他的航天梦起源于四岁时跟爸爸一起在酒泉看过的一次火箭发射 。 从此 , 探索航天知识成为他的日常 。 前不久 , 小弘森刚刚发射了他自制的火箭模型 。 而在今年7月 , 他因为给一家天文馆的火箭演示视频纠错 , 还收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官方点赞” 。
航天知识或许有些深奥 , 但航天应用我们却触手可及 。 还记得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五环展示吗?长19米、高8.75米 , 厚度仅有35厘米的奥运五环 , 从“冰立方”中破冰而出 , 升降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 实现这些使用的就是航天技术系统 。 而太空中的真空、辐射、微重力环境 , 对材料提纯、金属冶炼、制药育种等科学研究更是极其难得的实验条件 。 所以 , 我们很多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 都是航天帮我们实现的 。
十年间 , 中国航天独立自主完成了中国空间站从设计、制造到测试的全过程;探月工程实现“绕落回”三步走战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绕落巡”三大目标 , 这在人类航天史上也是第一次 。
【中国故事|空间站造梦】今年是中国载人航天30周年 , 而年内要建成的中国空间站将是中国人航天梦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 这一年我们记住了很多航天人 。 认定方向、坚定创新是这些航天人的共同信仰 。 我们还记住了很多吃航天饭的人 , 做航天梦的人 。 他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航天人 , 但他们的日子因为航天越过越红火 , 他们的梦想被航天点亮 。 不止是他们 , 为了追上中国空间站的脚步 , 很多相关产业都被倒逼着实现了跨越发展 。 所以 , 今天的中国空间站 , 不光是属于实验室里的科学家、工程师、大工匠的事业 , 还是一个能够点燃更多人逐梦星辰大海热情、给更多人带来美好生活的大产业 。 空间站造梦 , 让中国人的航天梦越飞越高 。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指令长陈冬在出发前说:“中国的太空家园将在我们手中建成 , 我们是多么的幸运 , 更是多么的幸福 。 ”陈冬所说的我们 , 一定包括你我这样的时代见证者 , 这是我们共同的幸运和幸福 。
推荐阅读
- 不靠氧气生存的动物?科学家不清楚原因,或颠覆对生命的认知
- 犯错可带来多大代价?盘点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5个极其昂贵的错误
-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巨鼠是真的吗,变异食人鼠狂袭击8名科学家
- 最美逆行者?因为不能用猴子做实验,德国顶级科研所整体搬到中国
- 南极的血色瀑布!形成于150~400万年前,蕴藏地球生物圈大秘密
-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公布
- 事实证明:冠状病毒并不是从实验室里逃出来的!
- 大物理学家杨振宁:最聪明的人在美国容易发展,在中国可能会出问题
- 如果我们的祖先是鱼,我为什么不会游泳?科学家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