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说个「美女贴贴」,怎么就成雌竞了?( 三 )



△《小时代》南湘台词| 图源:电影截图
“塑料姐妹花”“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斗争”……成为女性关系的刻板印象 。
但是 , 这些由男性视角建构的影视形象 , 真的可以代表女性吗?
电影《爱情神话》中 , 那段吐槽男导演的对白 , 堪称精辟 。
男人的戏里只有两种女人 , 要么放荡 , 要么纯洁 , 不管哪一种 , 最后都要嫁给男人 。

△《爱情神话》台词| 图源:电影截图

可以说 , 这种被塑造的“雌竞” , 是对女性关系最大的误解 。
从古至今 , 女性之间并不缺少令人热泪盈眶的美好情谊 。

历史上 , 有不甘压迫的“自梳女” , 她们盘起头发 , 表示自己终身不嫁 。
“自梳女”们互相扶持 , 亲如家人 。 如果有人逼你结婚 , 大家会帮你特制一套“防狼衣” , 让新郎无法扯开 。
如果新郎以暴力相逼 , 可以高声呼救 , 姐妹们会集体去帮你脱困 。

△“自梳女”科普视频| 图源:百度截图

即使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 , 我们仍然有只传给女儿的“江永女书” , 留下了世界上唯一一种为女人存在的文字 。

△江永女书老人作品 | 图源:百度百科

哪怕是现代宫斗剧 , 也存在着甄嬛和沈眉庄的友谊范本 。
有人可能奇怪 , 都说“girls help girls” , 但自己明明遭受过女同学、女同事的欺凌啊?
这种“女性竞争” , 在学界有个正式名称 , 叫“雌性的性内竞争”(Fe-maleintrasexualcompetition) 。
2018年 , 艾莉森·加布里埃尔(AllisonS.Gabriel)领导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 , 女性报告遭受来自同性同事欺凌的可能性 , 比男性高了14%~21% 。
也就是说 , 女性的工作表现越好 , 越可能会被女同事讨厌 。
但不论是职场霸凌还是校园霸凌 , 女孩们往往会采取孤立、散布谣言之类的“社交攻击” , 来当做筹码 。
但是 , 女性并不是天然地彼此倾轧 , 只是女孩从来没有学过 , 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表达攻击 。
专门研究女性霸凌现象的学者蕾切尔·西蒙斯指出 , 女孩们是被社会、父母、教育系统教导得如此“卑鄙”的 。
男孩从小被教育不要依赖父母 , 要勇于竞争和冒险 , 但是女孩却被教育要听话懂事 , 做一个“好女孩”才能被人喜欢 。
女性从小到大所的言行举止 , 都被要求维持一个“美好的形象” 。
【不就说个「美女贴贴」,怎么就成雌竞了?】在这种规训之下 , 打架斗殴之类的正面冲突 , 自然不被允许 , 无法排遣的负面情绪 , 只能通过“隐性攻击”来释放 。
比如通过背后中伤的方式 , 来维护表面的和平 。
或者 , 为了让自己的恶意拥有合法性 , 形成霸凌团体 。
为了维持“美好的形象” , “逃避过错”也成为了女孩遇到问题时下意识的第一选择 。
比如 , 男朋友出轨了 , 为什么都骂小三?

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社会主流的声音是:“如果丈夫出轨了 , 一定是你做得不够好” 。
所谓色衰而爱弛、所谓犯七出之条……
一旦婚姻出现危机 , 女人将会被扣上太多莫须有的罪名 。
男权社会难以撼动 , 自身无力承担“罪责” , 同为女性的第三者 , 自然成为了最好的炮轰对象 。
“卑鄙” , 不是女性的特征 , 而是弱者的特征 。

女性乐于竞争有错吗?
那么 , 女性该如何摆脱弱者地位呢?
唯有跳出雌竞框架的“竞争” , 加入更广义的社会竞争之中 。

社会上的优秀女性越来越多 , 这件事已然成为共识 , 于是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仰望同性的能力、学识、性格、容貌……
羡慕与嫉妒 , 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情绪 , 但同时也是人们不断追逐更高目标的动力 。
女性也可以正视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欲望 , 野心不该是个贬义词 。
就像《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埃琳娜和莉拉 , 互相追逐缠斗 , 谁也不服输 。
她们会“撕” , 会嫉妒对方聪明漂亮 。

△《我的天才女友》台词| 图源:电视剧截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