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求“安乐死”,女婿买来老鼠药,全家人看着她服下……( 四 )


在岳母冷某因病发胖 , 瘫痪在床的那段日子里 , 张某的妻子凡某根本搬不动冷某 , 像是翻身起床、修剪指甲这样的事情 , 也都是张某伺候在床边 , 帮助岳母完成的 。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孝心、有担当的好男儿 , 却因为一管老鼠药在监狱里度过了几个月的时间 。

得知了儿子受到监禁 , 张某的母亲第一时间给监狱外的樊某打电话 , 哭着埋怨自己的这位亲家公:“就是你把我儿子搞进去待了几个月!”
樊某想说什么 , 可是抱歉的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下 , 最后拿着手机只说道:“对……就是我搞的……都是我的错 。 ”

在法庭上 , 这个男人面对法官的询问显得呆滞和迟钝 , 每天十二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压垮了他的腰 , 就连自己的姓名 , 樊某都要低下头在判决书上寻找半天 , 弓着腰回答道:“被告人樊某……”

除了回答法官的问题外 , 樊某只说过一句无关证词的话 , 那就是:“把我抓进去 , 换我女婿出来 。 ”
“当时 , 整个法庭都笼罩在一片复杂的情绪之中 , 这情绪包含了自责、无奈、悲恸、甚至绝望 , 让法庭上的所有人都被这种真情实感的感情所感染 。 ”
在当时 , 甚至有两名审判官落下了泪来 。

然而三人构成的犯罪事实却已成定局 , 尽管在情感上令人动容 , 但是在法律面前 , 任何的苦衷都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借口 。
关于这一点 , 夏俏骅庭长从没有过任何的动摇 , 然而在张某三人所受的处罚轻重上 , 夏俏骅却有着自己的考虑 。
为了尽量减轻对张某三人的处罚 , 在量刑阶段 , 夏俏骅着重案件的“可宽恕性” , 着重搜集了三人对冷某进行照顾的事实 , 以及冷某在医院治疗时就曾经有过抗拒治疗的行为作为可宽恕的证据 , 与其他庭审成员达成了一致 。

然而在本质上 , 张某三人触犯的乃是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 , 作为最严重的罪行之一 , 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几乎未在庭审中获得过缓刑 , 此次庭审如果未张某三人施行缓刑 , 就注定会成为中国刑法史上的一件“突破”式的大事 , 需要庭审成员都承担相当大的压力 。

除此之外 , 这件“安乐死案”在当时的全中国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曾经被国人忽略乃至忌讳的“安乐死”被再次提到了桌面上 。
网络上关于这个话题的争论也日渐激烈 , 在这种情况下对被告人适用缓刑 , 便会被有些人当成是一种对“安乐死”行为的“鼓励” , 引发后来者的效仿 。

经过几天几夜的讨论 , 在重重的压力下 , 最终 , 所有审判员达成了一致:尽管故意杀人罪成立 , 但考虑到被告人与死者之间存在特殊关系 , 且被告人在死者生前细心照顾 , 且死者系自杀身亡等情节 , 可以对被告人适用缓刑 , 判决如下:
一、被告人张某犯故意杀人罪 , 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 缓刑五年;
二、被告人樊某犯故意杀人罪 , 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 缓刑五年;
三、被告人凡某犯故意杀人罪 , 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 缓刑三年 。

宣判那天 , 正是2018年6月1日 。
在夏俏骅读完手中的宣判词后 , 身处在被告席的樊某站了起来 , 对着身为法官的他重重地磕下了头 。
回到休息室 , 夏俏骅对着凡某说道:“今天是儿童节 , 这个判决是送给你儿子最好的礼物 。 ”
张某和凡某两人的孩子13岁 , 正处在叛逆期 , 原本就是除了父亲的话之外谁的话也不听 , 可是自从张某涉嫌故意杀人被拘禁后 , 父子二人已经许久没有见过面了 。

夏俏骅又补充道:“张某是缓刑 , 他可以回家见见孩子了 。 ”
而在听到这句话后 , 凡某也终于如释重负 , 露出了自母亲患病以来的第一个笑容 。 在开庭之前 , 凡某曾经问过夏俏骅许多次:“我们能怎么办?”

这个问题 , 同样为人父为人子的夏俏骅也在审案的过程中千百次质问自己 。 但是最终 , 他用自己的行动完美回答了凡某 , 也回答了自己内心的疑问 , 那就是:“当你们站在法庭上 , 可能只有冰冷的感觉 , 但要相信人们的内心是有温度的 , 无论是对你们的行为表示谅解的亲人、动容的检察官 , 还是坐在审判席上的司法者 。 ”

至此 , 轰动全国的“安乐死案”也已经尘埃落定 , 有了最终结果 。 然而关于“安乐死”的讨论 , 却一直延续至今 。
但其实 , 1996年时 , 我国最高法院的裁决就确认了间接安乐死的合理性 , 但是由于法律本身的局限性 , 直到今日 , 安乐死合法化都仍然处在一种尴尬的境地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