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80后美女,靠卖蚊香9个月狂揽近10亿元,上市一天跌去13亿( 二 )


由于很多原材料需要进口 , 为了减少流通环节、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 立白成立了澳大利亚分公司 , 从源头掌控原材料供应渠道 。

陈凯臣成立澳大利亚分公司是一个可能影响立白集团命运的重要举措 , 陈凯臣把女儿安排到重要岗位任职 , 当然有锻炼女儿的考虑 , 但他绝不可能拿集团的命运冒险 。
这样的安排可苦了陈丹霞 , 首先她要重新面试大学 。 虽然最终被悉尼大学经济系录取 , 但由于是“破格”录取 , 所以被设置了更加严格的毕业条件 。
学业要求高 , 公司还要打理 , 陈丹霞每天的日程被学习、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
陈丹霞白天的身份是老板 , 要么在公司处理业务 , 要么辗转于澳大利亚各个城市 。 而到了晚上才能恢复学生的身份 , 专门补习白天落下的课程 。
大概是嫌陈丹霞不够忙 , 她还要抽空照顾两个同样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弟弟 。

读研期间 , 陈丹霞每天的睡眠只有6个小时 。
身边也没什么生活秘书、管家之类的存在 , 平时要自己做饭吃 , 更不可能像“富二代”那样享受生活 , 基本没时间参加留学生活动 。
忙成这个样子 , 陈丹霞自己都觉得当初能坚持下来实在是不可思议 , 付出总有回报 , 她取得的成绩让父亲很满意 。
陈丹霞的学业并没有因为经营公司受拖累 , 相反她的表现堪称学霸 。 由于自己就是经理人 , 丰富的商业实践使得她在最难的临场案例分析与演讲中表现突出 。
毕业时 , 陈丹霞的成绩为战略管理专业第二名、市场营销专业第一名 , 强势夺得双硕士学位 。
拓展家族企业业务的成绩更让人瞠目结舌 , 不仅正常经营澳大利亚分公司 , 还取得了7个澳大利亚化妆品牌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 。

02、为家族立下汗马功劳立白集团主营日化产品 , 后来决定跨界经营化妆品 。 因此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 , 陈丹霞重点考察了当地的高端化妆品牌 。
在陈丹霞之前 , 并没有哪个中国人或者华人真正进入澳大利亚高端化妆品行业的圈子 。
陈丹霞靠着巧妙的商业技巧 , 取得了澳大利亚国家贸易部一位负责化妆品国际推广官员的支持 , 由此打入澳大利亚的化妆品圈子 。
这件事的意义不仅仅是让陈丹霞后来获得7个品牌的独家经营权 , 更为立白集团打开国际市场、组建进口品引进与管理团队打下基础 。
回国后 , 陈丹霞担任立白集团化妆品事业部总经理 , 并建立澳希亚实业公司 , 销售7个品牌的化妆品 。

实话实说 , 由于澳大利亚市场小和经营原因 , 这7个品牌属于发展后劲不足、甚至趋于没落的品牌 。
然而在陈丹霞的经营之下 , 这7个品牌在中国焕发了新生命 , 销量很好 。
至于为什么没落品牌会在中国卖得好——说句可能得罪人的话——市场环境生而不平等 。
虽然都是同样的全球采购原材料 , 但是在那个年代 , 很多消费者眼中国际品牌商品有着独特的光环 , 以至于进口货无论定价多高都不愁销量 , 国货即使再便宜也不让人满意 。
显然 , 有的商品走俏市场 , 既不是靠品质也不是靠价格 , 而是靠消费者的信仰 。

不过我们也不必过分苛责十几年前的消费者 , 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国民都曾盲目过 , 美国如此、日本如此 , 中国人也没有与众不同 。
相比父辈 , 现在的我们也没有完全免俗 , 类似的盲目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
那几年的现实是 , 高档商场经常对国产化妆品紧闭大门 , 却把日韩澳大利亚和香港的产品放在醒目位置 。 陈丹霞相信消费者终将回归理性 , 但需要时间 。
对于这样的市场环境 , 取得战略管理和市场营销双硕士学位的陈丹霞当然知道怎么做才能卖好手中的澳大利亚化妆品 。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世界 , 许多企业经营惨淡 。

陈丹霞趁机在2009年收购了澳大利亚天然护肤品牌“格兰玛弗兰” , 并在几年后把“格兰玛弗兰”发展成国内进口护肤品牌第一 。
由于在推广澳大利亚化妆品上的巨大贡献 , 澳大利亚时任总理陆克文还亲自接见了陈丹霞 。
由于在经营澳希亚中的卓越表现 , 陈凯臣交给陈丹霞一个新任务:接手管理高姿化妆品 。
高姿原本是一家香港企业 , 本身实力雄厚 , 是第一家登陆内地发展的外资化妆品牌 , 但是由于在大陆经营不善 , 二十年间被多次转手 。
2006年 , 高姿再次陷入困境 。 此时立白正在向化妆品市场扩张 , 就趁机收购了高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