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的蒙汗药是什么制成的?

《水浒》里的趣事莫过于蒙汗药 , 而且还神奇得很 , 无论是谁 , 只要吃下有蒙汗药的食物或酒 , 没有不倒的 。黄泥冈上 , 吴用、晁盖等八人巧妙地把蒙汗药放在白胜的酒桶里 , 精明、谨慎的杨志最后还是中计 。虽说自己只是喝了半瓢 , 但还是“软了身体 , 挣扎不起” 。而其他人 , 更是头重脚轻 , 一个个面面相觑 , 眼睁睁看着吴用等人把生辰纲装上车 , 起不来、动不得、说不了 。而晁盖等人不慌不忙地 , 搬下枣子 , 装上生辰纲 , 推着车子 , 很滑稽地叫了声打扰了 , 多谢之类词话便下冈了 。蒙汗药是晌午喝下的 , 杨志他们到二更才醒 , 麻醉时间是长达十多个小时 。李逵在沂岭杀死四只老虎 , 惊动了当地村民 , 同时也惹来了麻烦 , 被李鬼之妻告到县衙 , 因而被沂水县衙抓捕 。为救被抓的李逵 , 朱富知道沂水县来押送的都头李云是不喝酒的 , 于是把蒙汗药拌在肉里 , 李云勉强吃了两块 , 肉刚下肚 , 眼见随从纷纷跌倒 , 自己口中急叫“中计了” , 不待上前 , 身不由己也瘫倒在地 , 软作一堆 , 眼看着李逵被救也无力去管 。
更有趣的是 ,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一回书里 , 武松因杀死西门庆、潘金莲 , 被发配到孟州 。途经十字坡时 , 因天热找口酒喝 , 便来到孙二娘开的酒店 。对这家酒店 , 武松早有耳闻 , 知道是家黑店 , 于是格外谨慎 , 故意找茬儿戏弄孙二娘 , 逼她使出蒙汗药酒来 。两个公人因饥渴 , 端起酒来便喝 , 而武松乘孙二娘不备 , 将酒泼在暗处 , 口中还故意喊:“好酒!还是这酒冲的人动!”孙二娘拍着手喊:“倒也!倒也!”两个公人 , 只见天旋地转 , 禁了口 , 往后倒去 。武松也把眼虚闭紧了 , 仰倒在凳边 。待孙二娘来抬人时 , 武松突然将孙二娘放倒在地 , 压得鬼叫 。这时菜园子张青赶到求情 , 武松才放了她 。孙二娘于是调了一碗解酒药 , 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 。没半个时辰 , 两个公人如大梦初醒一般 , 看着武松说道:“我们却如何醉在这里?这家恁么好酒 , 我们吃恁不多 , 便咋地醉了 。记着他家 , 回来时再问他买吃 。”武松、张青、孙二娘都大笑起来 , 两个公人如云里雾里 , 不知笑从何来 。去鬼门关转了一圈又回来 , 还要夸奖孙二娘酒好 , 可见这蒙汗药的作用!
《水浒》里的蒙汗药是种什么迷幻药?解药又是什么配成的?《水浒》毕竟不是医书 , 所以没有介绍 。正因为《水浒》是小说 , 故不少读者以为是作者想出来的东西 。其实不然 , 据古书载:
蒙汗药乃是用曼陀罗花制成 。曼陀罗又名风茄儿、洋金茄花、山茄子 , 产于我国西南各省 。为一年生草本 , 高四五尺 , 茄叶互生 , 卵圆形 , 端尖 , 边缘呈不规则波状分裂 。夏秋间开花 , 花紫色或白色 , 有漏斗形三合瓣花冠 , 边缘五裂 , 果实为卵圆形 , 有不等长尖刺 , 熟时四瓣裂开 。叶、花和种子含茛菪碱、东茛菪碱等成分 , 具有麻醉、镇痛作用 。现用曼陀罗制成的洋金花制剂 , 多用于手术麻醉 。
用曼陀罗制成蒙汗药 , 是何人何时发明 , 尚不知 。但古书中有关此药的记载颇多 。如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汉 , 杜杞诱出之 , 饮以曼陀罗酒 , 昏醉 , 尽杀之 。”对其制法 , 明人魏浚在《岭南琐记》及清人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同样记载:“用风茄为末 , 投酒中 , 饮之 , 即睡去 , 须酒气尽以寤 。”
蒙汗药为粉末状 , 不下在酒里 , 故成悬浮液 , 酒色显得浑黄 。蒙汗药与酒配伍 , 真可谓“珠联璧合” , 麻醉效果更佳 , 药力见效快 , 真是出门便倒 , 倒头便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