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却被多情误 李后主为何不得善终?

【多情却被多情误 李后主为何不得善终?】公元九七八年七月七日,在汴京过了两年多以泪洗面生活的南唐李后主,终于迎来了自己的四十二岁生日 。不过,宋太宗赵匡义并没有为这个他设宴祝贺,而是命手下人端给他一壶鸩酒 。李煜一看那特制的酒盅,便知自己死期已至,遂面对朗朗星空,一边望着渐渐靠拢的牛郎织女星,一边在泪光里吞下了全部的毒酒 。竖日晨,李煜毒发身亡 。一个可怜的亡国之君,终于没能在宋太宗的卧榻之旁,求得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 。
一般人认为,李后主之所以不得善终,主要是他原本就没有什么治国才能,又适逢南唐已呈江河日下之势,国势颓败无可挽回,而他却又偏偏不识时务,主动求降,待到宋将曹彬攻破金陵后,才勉勉强强地向宋朝称臣,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让宋太宗看了很不舒心 。而且,国破家亡之后,李后主又不学当年的刘阿斗,还念念不忘自己当皇帝时的奢华生活,经常写一些怀念故土的诗词,把自己搞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这让疑心病本来就很重的宋太宗更是恼火,以为这小子还想谋求秋后算账的复辟机会,遂赐上一杯毒酒,将他鸩杀了事,从而彻底解除了心头之患 。
其实,以李煜的那点本领,一个好端端的国家都保不住,还想卧薪尝胆,重整河山,更是天方夜谭 。所以,李煜的悲剧,看起来好像是缺乏治国雄才、深谋远虑的思想悲剧,缺乏审时度势、灵活多变的生命悲剧,而在本质上却是浪漫天性的性格悲剧,是角色错位的命运悲剧,说穿了,也是一种文人治国的悲剧 。因为李煜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文人而已,多愁善感是他的拿手好戏,唱歌跳舞是他的保留节目,写诗作画是他的生命爱好,当然,间或也还需要一些美女歌伎之类的对生活做些必要的调剂 。因此,对他来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如何将浪漫进行到底,而决不是什么经世治国 。对上要不负先辈创下的基业,对下要不负千万民众的厚望——这些对他都太遥远了 。
李煜自幼聪颖,艺术才情自然是毋庸置疑,但他骨子里却又忧愁怯懦,经常满脑子都是一些不着边际的怀想,是一个天生的浪漫骑士式的人物 。“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曾如此写道,我以为,这是对李煜个性最为精辟的概括 。为何这样说呢?我只举一例即可说明 。李后主十八岁时便与周宗女儿娥皇结婚 。娥皇美貌多情,通书史,善音律,能歌舞,李煜与她相爱甚深 。可是,据《南唐书》记载:婚后不久,娥皇病重,后主便与娥皇的妹妹(即小周后)眉来眼去,有时甚至还在皇后的病榻后搂搂抱抱 。有一回,可能是响声太大了吧,娥皇就有气无力地问:“可是妹妹在里面?”小周后无处可躲,只得硬着头皮说:“已经在这里很久了 。”气得皇后差点当场毙命 。李煜干这事时可能并没想到要伤害皇后,只是浪漫起来也就情不自禁了 。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以浪漫之心铸就一生惨剧,同时又以浪漫之心成为一代词人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天,当我们读着这些诗句,多少还能感受到那颗涉世虽浅却用情极真的悲苦之心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