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传位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 雍正抢了亲弟弟皇位?
康熙皇帝子嗣众多且优秀者不少,晚年更是对十四阿哥胤禵喜爱不已,四阿哥胤禛从来就不被看好,最终康熙却传位于四阿哥,不免被后人猜测一番 。康熙皇帝到底传位给谁?四阿哥抢了亲弟弟十四阿哥的皇位吗?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就在西征战事在谈判议和进程中,胤禵即将班师回朝之际,康熙突然病逝,留给后世一个千古之谜,究竟他是打算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禵,还是四阿哥胤禛,还是去世突然,未能留下传位凭据,被四阿哥勾结隆科多抢占先机,但史学界还没有统一意见 。由于现存的康熙遗诏是康熙身故后由雍正和隆科多拟出,再由翰林院修改而成,并非康熙真迹,所以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而支持雍正篡位说的学者认为:
第一,十四阿哥胤禵是康熙晚年最受重用,也是唯一对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皇子,相比胤禵的三年西征和存留的300多封个人奏折,四阿哥只是审理了两桩案子,仅留下和他人联名的几封奏折而已 。康熙任用胤禵做为西征统帅,掌握军权,并在密折上嘱咐他要获取人心,是为了让他树立威信服众和对他的加意培养和考验,是属意他为储君(或者说是候选人之一)的表现,而胤禵西征中的表现从奏折中来看,综合上是十分令康熙满意的,也就是说他是通过了考验的 。
第二,雍正朝早年一直流传的是隆科多一人承诏的说法,在雍正七年,雍正的所有政敌整治完毕之后,才首次官方提出当年是七个皇子和隆科多一起聆听康熙遗言,这八人中三人已经被整死,二人终身圈禁,二人被连连整治(当年的中立派皇七子和皇十二子),噤若寒蝉,且大局已定,不可能再公然表示什么 。一人是雍正宠臣皇十三子 。这样的话,不能不让人质疑“八人面谕说” 。
第三,康熙宫廷里有不少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在信件和著作里提及过不少康熙去世,雍正登基的或正确或错误的细节,但也没有一个人提过“八人面谕说”,反倒是有人提起隆科多一人承诏 。雍正元年七月传教士严嘉乐的信件(收录在《中国来信》一书)中写道:胤禛登基后,皇十四子奉召进京后,提出要看先帝遗嘱,企图剥夺皇四子的统治权 。他对九门提督言词训斥,因为他是先帝遗诏“唯一的、可疑的见证人”,同样,朝鲜的史料中也没有“八人面谕”说法,而是把隆科多弄错成马齐,说是马齐承遗诏 。
第四,雍正朝的官方史料上关于康熙逝世的描述前后矛盾,不合情理,比如说官方记载宣称康熙病危前,召众皇子及隆科多速至宣布遗诏,却只将传位遗诏告知允祉等七位皇子及隆科多,对要继位的胤禛仅告以“病势日臻之故”;康熙逝世后,胤禛方得知由自己继位 。在康熙死前十个小时内,胤禛曾三次入寝宫问安,康熙为何不将传位诏书告诉他呢?须知,要使胤禛继位名正言顺,在皇位继承问题争夺异常激烈时,让继位人心中有数,预作准备,避免临时出现异常乃至流血是十分必要的;若胤禛不知自己将继位,就很可能出现对他十分不利的情况 。
第五,在《大义觉迷录》中,雍正自己也说过一些与“八人受谕”相矛盾的话 。雍正说:允禩、允搪都亲承康熙遗诏,方才“肯贴无一语,俯首臣服于朕之前” 。但雍正又说:“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时,塞思黑(允搪)突至朕前,箕踞对坐,傲慢无礼,其意大不可测 。若非朕镇定隐忍,必至激成事端”;“圣祖仁皇帝宾天时,阿其那(允禩)并不哀戚,乃于院外倚柱,独立凝思,派办事务,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愤可知” 。胤禩、胤搪的举止不像在十个时辰前就已知道传位的遗诏,倒像是刚刚听到雍正要即位的消息而胸怀激愤的神情 。按《大义觉迷录》的说法,“八人受谕”的现场有皇十七子允礼等人在寝宫外伺候,而留存的隆科多密折上却说:“圣祖皇帝宾天之日,臣先回京城,果亲王(允礼)在内值班,闻大事出,与臣遇于西直门大衔,告以皇上绍登大位之言 。果亲王神色乖张,有类疯狂,闻其奔回邸,并未在宫迎驾伺候 。”所以,允礼根本不在寝宫外伺候,也不知道传位雍正的遗诏 。
第六,胤禵回京奔丧时,雍正曾密令在路上拦截收缴他与康熙往来的所有奏折密信,严防他带任何奏折信件到京城 。雍正如此心急的收缴胤禵与康熙的奏折,严防他带任何奏折信件到京城,可能是为了销毁康熙有可能传位于胤禵的证据,(雍正下令统一收缴百官奏折是在一段时间后) 。
【康熙传位四阿哥还是十四阿哥 雍正抢了亲弟弟皇位?】第七,康熙常常亲手书写谕旨,而史料也记载康熙去世前曾在两处地方留下关于身后妃嫔去向安排的谕旨,康熙去世后谕旨被雍正找到,并按照安排执行,既然连妃嫔康熙都如此细心的书写了谕旨放于不同地方,那么更为重大的皇位继承人问题,康熙为什么没留下任何书面谕?
推荐阅读
- 明末四大公子 陈贞慧方以智冒辟疆侯方域四人
- 中国历史上喜欢与和尚私通的四位皇后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四次寒冷期 冻死者难以计数
- 金瓶梅中的大款花子虚为何只混成了老四
- 盘点古代史上四次焚书事件 不止焚书坑儒
- 清朝才智过人的周培公为何被康熙发配盛京?
- 康熙养女固伦纯禧公主简介 固伦纯禧公主丈夫是谁
- 袁世凯逼退清帝 四百万两“优待费”耍噱头
- 李鸿章与晚清官场四十年 既要做事又要自保
- 先秦四大荒唐的好色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