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族的来源 揭秘历史上东夷族出生于何地

【东夷族的来源 揭秘历史上东夷族出生于何地】东夷族来源:东夷是中国古代 , 尤其是商朝、周朝时期 , 对东部部族的称呼 。随着商代的东夷与华夏的融合 , 东夷后来改为对东方外族的泛称 。在中国中心主义的天下观中 , 东夷和北狄、西戎、南蛮并称四夷 。
夷的族称 , 今所见为当时确证的 , 以甲骨卜辞关于尸(夷)方的记录为最早;古籍记载则夏代的东方已有众多夷人的方国部落 。《后汉书·东夷传》说:“夷有九种 , 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凤夷、阳夷 。”这九种夷都见于古本《竹书纪年》关于夏朝与东方诸夷关系的记载 。实际上 , “九”仅言其多 , 不必拘泥于九种 。《竹书纪年》所载 , 夏代还有淮夷、蓝夷;《尚书·禹贡》记载两河之间的冀州有鸟夷(一作岛夷 , 字形近似致误);青州在泰山以东至海有嵎夷、莱夷;青州南部至淮河有淮夷;淮南与淮海之间扬州也有鸟夷(一作岛夷) 。《禹贡》成书于战国 , 或亦保存了夏代民族的名称 。
甲骨卜辞对于商朝东方与东南方的夷人 , 写作“”方和“”“”方 。前者像人侧立之形 , 释为“人方” , 后二者均像人蹲踞之形 , 与夏人危坐不同 , 释为“尸方” 。甲骨文学界认为作为族称 , 两者都是夷的假借字 。然而有的学者认为“人方”指商东南方淮水流域靠海一带和山东半岛靠海一带;有的学者认为人方与尸方是同一称谓的不同写法 , 都是指商东方与东南方的诸夷 。郭沫若先生说:“尸方当即东夷也 。征尸方所至之地有淮河流域者 , 则殷代之尸方乃合山东之岛夷与淮夷而言 。”
西周金文才正式出现了“东夷”的称谓 。在整个西周时期 , 东方诸夷都是周王朝的劲敌 。文献记载周对东方的战争 , 不同时期出现了东夷、淮夷、南淮夷、南夷等不同称谓 , 这些称谓 , 实际上反映了周王朝不同时期对东方劲敌用不同地理方位概括 。西周前后两三个世纪观念上的变化 , 造成了现在研究工作辨析的困难 。学术界对西周时期东夷、淮夷、南淮夷到底指哪些地区的部落与方国 , 有着不同的看法 。
据张懋镕《西周金文所见东夷、淮夷、南夷、南淮夷比较表》统计 , 西周早期仅见有“东夷” , 周公、成王东征的对象金文中记载都概称为东夷 , 而《史记·周本纪》说:“召公为保 , 周公为师 , 东伐淮夷 , 残奄 , 迁其君薄姑 。”《鲁周公世家》说:“管、蔡、武庚等率淮夷而反 。周公乃奉成王命 , 兴师东伐……宁淮夷东土 。”周公 , 成王东征虽涉及淮夷 , 而主要是在山东省境 , 此为东夷起源的地区 , 也是夏、商时东方诸夷的核心地区 。金文为当时实录 , 西周早叶以东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 , 而淮夷包括即在其中 。
周公 , 成王东征以后 , 今山东省境内的东夷势力一蹶不振 , 且周王朝封太公于齐 , 封周公子鲁以镇东方 。到西周中叶淮夷在淮河地区兴起 , 成为东夷中势力最强的一支 。据上引张懋镕的《比较表》第二栏 , 西周中期金文只见有淮夷 , 反而不见东夷的记录 。说明成康以后 , 周王朝与东方诸夷的关系 , 主要对手是淮夷 , 因而又以淮夷概称东方诸夷部落与方国了 。文献记载多为后世追叙 , 关于周公、成王东征的记载 , 盖成于成康以后 , 所以依周中期的观念 , 反以淮夷概称东夷了 。
到了西周晚叶 , 夷王时期《禹鼎》复见淮夷与东夷并举 , 而淮夷居前;厉王时器《钟》又有南夷与东夷并见 , 而南夷居前 。周晚叶的南淮夷、东夷各指哪些地区的部落与方国 , 可在东夷与西周的关系中去辨析 。总之 , 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 , 文献中关于东夷的军事活动已涉周雒邑畿甸地区 , 然而其分布范围 , 都没有超出海岱与淮河流域 。
秦汉以后的东夷 , 主要是指先秦的东北夷 , 又将倭人列于其中 , 是泛指东方的民族和国家 , 与先秦东夷在地区与民族等方面 , 都有明显的区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