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的相会 乾隆12岁时首次面见祖父康熙
圆明园是康熙帝亲自提笔命名的 。为什么叫圆明园?园子的第一位主人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其中,“圆”是指个人的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贤明君主的理想标准 。那么清朝的皇帝们,在圆明园里是怎样生活的呢?
祖孙三代赏牡丹
根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帝曾经5次走进圆明园 。第一次是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十一日,当时圆明园还是后来的雍正帝胤禛的皇子花园 。
康熙帝最后一次走进圆明园,是在康熙六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69岁的康熙帝、45岁的雍正帝和12岁的乾隆帝这前后祖孙三代皇帝实现了历史性的相会,也是史书记载的唯一一次相会 。现在看来,这次游园应当是雍正帝精心安排的 。康熙帝特别喜欢牡丹花,雍正帝就在圆明园里专门建了一个牡丹台,然后请父皇来观赏 。当康熙帝兴致正浓的时候,在花丛中看见了自己的孙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 。
康熙帝有35个儿子、50多个孙子 。这些孙子,绝大多数连爷爷的面都没见过,乾隆帝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 。据说,康熙帝特别喜欢他的机敏和聪慧,后来还当面夸奖乾隆帝的母亲能生这么个好儿子,是“有福之人” 。就这样,康熙帝破例将弘历接到身边养育,先是跟随住在畅春园,后来又带着去了避暑山庄,前后有将近半年的时间,直到这年冬天康熙帝病死在畅春园 。
历史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正是因为康熙帝看中了孙子弘历,所以才在最后把大清江山交给了雍正帝 。乾隆帝登基之后,特地在牡丹台题写了一块匾额,名字就叫“纪恩堂” 。这一方面表明他对祖父感恩戴德,同时也说明他念念不忘自己就是从这里发迹的 。
紫禁城没有圆明园好
作为皇家园林的圆明园,摆脱了紫禁城高墙的封闭、夏季的燥热和格状建筑的单调 。正因如此,圆明园就成了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这五朝皇帝长年居住生活的地方,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咸丰帝逃往热河,园子被英法侵略军烧毁为止 。正像乾隆帝诗句所说:“紫禁围红墙,未若园居良 。”
皇帝们通常是在正月元宵节前,就从紫禁城搬到圆明园来 。皇太后、皇后妃嫔、皇子公主等家属,也随着搬进园子 。入冬后,皇帝全家再由圆明园搬回皇宫大内 。每年这样两次浩浩荡荡的大迁居,当时称为“大搬家” 。
雍正帝登基后,按照清代礼制的要求,在宫内为父守孝27个月之后,便于雍正三年(1725)八月,第一次以皇帝的身份正式进驻圆明园,此后每年都到圆明园长时间居住,最少185天,最多247天,直到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驾崩于圆明园 。在这11年里,雍正帝累计去圆明园47次,居住2314天,每年平均210天,差不多有2/3的时间是在圆明园度过的 。
岛上寝宫皇家书院
圆明园与紫禁城一样,也是前朝后寝 。圆明园内的寝宫主要集中在九州清晏景区一带,位于皇帝处理朝政的正大光明殿正北,前朝与后宫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帝后寝宫在一个岛上,前后都是湖水,左右设有横跨溪流的小桥4座 。
九州清晏殿是皇帝的主要寝宫,相当于紫禁城的养心殿 。从雍正初年开始,在殿内就设有火炕取暖的卧室,分别叫东、西暖阁 。档案文献记载,乾隆时期,每当冬天来临,圆明园内皇帝后妃的寝宫总共要安设取暖火炉324个 。
道光时,在九州清晏殿的西头接了3间套殿 。咸丰帝喜欢住这个套殿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帝在避暑山庄驾崩时,为防止大臣专权,特地交给慈安太后一枚“御赏”印章,交给5岁的小皇帝一枚“同道堂”印章,要求朝廷谕旨必须加盖这两个印章才能生效 。慈禧太后是小皇帝的生母,那枚“同道堂”印章便由她控制了 。后来,慈禧太后等最终发动政变,实现垂帘听政 。
皇帝住在圆明园期间,皇子们也跟着一起到园子里来读书 。在清朝,皇子称为阿哥,阿哥们的书房称为“上书房”(道光以前也作“尚书房”) 。圆明园的上书房,在前朝区东侧福园门内的洞天深处,与皇家画院如意馆一墙之隔,由南北相连的两个小岛组成,雍正帝亲笔书写的“斯文在兹”等4块匾额挂在殿堂之上 。
皇子虚龄6岁正式入学,授课师傅由皇帝钦点 。上课时间从清晨5点钟一直到下午两点半,才放学吃饭 。下午的课程是军事训练 。练武场所叫山高水长,也是别有一番寓意 。根据档案记载,皇子学习一年只放5天假,只有大年初一、端午、中秋、皇帝生日万寿节和自己的生日这5天可以放松一下 。
推荐阅读
- 耶律大石是怎么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耶律大石
- 历史上被裸刑处死的三大美女 她们都国色天香
- 轶事: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还不敢承认
- 佤族的历史在“司岗里”中是怎样体现的
- 揭秘历史上最真实的反清复明以及失败原因
- 青面兽杨志到底有没有历史原型 杨志的性格特点
- 秦二世胡亥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秦二世胡亥
- 明朝疆域 历史排名前三鼎盛时无人敢碰领土
- 中国历史上的疯狂裁员 唐太宗时期裁员七成
-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