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三母”的故事

周朝“三母”是历史上三位伟大的母性,她们是周朝三位开国先君的夫人,母仪天下的典范,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基业的几位君王 。她们是太姜、太姬和太姒 。
太姜的贞顺之德
太姜是周朝先祖太王的夫人,王季的母亲 。太王就是人们所熟悉的古公亶父 。古公广积善行、以仁厚待人,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他不忍心看到人们受到外族的侵掠,决定迁徙 。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追随他迁居到岐下 。太王带领人民建设家园,定立了官员制度,人们作诗作乐来歌颂他的德政 。
太姜,是有邰氏的女儿,她端庄美丽,性情贞静柔顺 。太姜生了太伯、仲雍和王季三个儿子,她能够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 。太王钟爱王季的儿子姬昌,太伯和仲雍为了让位给弟弟王季,以便传位於姬昌,兄弟俩一起逃到荆蛮之地,这成为了历史上兄弟礼让友爱的千秋佳话 。这一切无不归功於母亲太姜,对儿子的良好的教育 。
太姜是丈夫贤明的辅佐,她以“贞顺”的女德,成为丈夫最得力的左膀右臂,是周朝创业之时的贤德的妇人 。
太姬端良的胎教
周朝以仁德立国,母亲、后妃的德行起了重要的作用 。太姜的儿媳太姬,是王季的夫人,周文王的母亲 。太姬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 。
太姬的夫君王季具有父亲的仁德风范,因而各地诸侯都很拥戴他 。王季的事业,得力於太姬的辅佐 。太姬非常仰慕婆婆太姜的美德,她主持后宫立身端正,使得宫廷上下有着一派肃穆祥和的正气 。
太姬怀孕的时候,眼不看邪曲不正的场景,耳不听淫逸无礼的声音,口不讲傲慢自大的言语 。睡从不歪着身子睡,坐也不偏斜着坐,站不曾跛着脚站 。不吃气味不正的食物,切割不正的食物不吃,摆放不正的席子不坐 。所以文王生下来就非常聪明,圣德卓著 。人们赞叹说,这都是太姬的胎教做得好 。
现在人们讲胎教,看来太姬应该是胎教的先驱 。所不同的是,现在人们在怀孕期间给胎儿听轻音乐、流行音乐,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和技能的培养和开发;而太任则是身体力行,对孩子以至於胎儿教之以德,重视道德的培养 。
据《尚书》记载,文王姬昌出生后不久,有一只“赤雀”,嘴里衔着丹书,飞到了文王的屋子里 。丹书上说:“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 。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 。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 。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 。”这是文王出生时的瑞兆 。由於他自幼就与众不同,因而深得祖父太王的疼爱,继承了王业的大统,并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这与母亲太任给予端良母教的不无关系 。
仁慈贤德的太姒
周文王的夫人太姒,是有莘国姒姓的女儿,是周武王和周公旦的母亲 。太姒仁爱和顺,贤德而深明大义 。在娘家时,她的生活很俭朴,用度十分节省,对她的女老师更是恭敬 。
文王十分仰慕太姒的美德,亲自到渭水去迎娶她 。渭水没有桥,文王把舟连结起来,造了一座浮桥,把太姒接到了彼岸 。
太姒成为文王的夫人之后,非常仰慕祖母太姜和婆婆太任的贤德,继承了婆婆完美的德行 。她早晚勤勤勉勉,极尽妇道 。她遵守媳妇应尽的礼数,从未有过失礼和过失,还极尽子女之孝道,经常回家探望和安慰父母 。太姒能够以妇礼妇道教化天下,被人们尊称为“文母”,文王治外,而文母治内 。
【周朝“三母”的故事】太姒的夫君文王姬昌,人称“西伯”,他秉承先祖的遗风,以仁德治国,敬老爱幼,对贤者谦虚礼敬,为了接待他们,自己常常都顾不上吃饭,很多贤德的士人都来归附他 。历史上有名的长者伯夷、叔齐,听说文王对老人很敬重,也特地前来归顺於他 。
虞国和芮国的国君争夺土地,争夺了很久都没有结果,於是就想去找文王来主持公道 。他们来到周国边境,看到农夫相互让田,路人相互让路 。来到城镇,看到男女分开走路,头发斑白的老人不负重上路(表示尊老) 。来到朝廷,看到士人礼让大夫,大夫礼让卿相 。於是就很惭愧地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人所羞耻的 。像我们这样的小人,怎麼能来践踏君子的厅堂呢?”於是他们把土地全都让了出来 。这一美谈,体现了周文王不言而教的深远影响 。
文王的夫人太姒共生了十个儿子,包括讨伐商纣的周武王,以及巩固了周朝基业的周公旦 。太姒教育孩子十分成功,使他们从小到大,都没有做过邪僻不正的事情 。儿子长大之后,文王继续教导他们,从而成就了武王、周公的圣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