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吃饭太任性 光餐具的种类你就数不过来

【清朝皇帝吃饭太任性 光餐具的种类你就数不过来】皇帝餐具是极讲究的,体现的是皇家气派 。如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记载,当天乾隆帝使用的餐具是: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 。
按规矩,清帝每日的伙食标准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白菜、菠菜、香菜、芹菜、韭菜等共19斤,大萝卜、水萝卜和胡萝卜共60个,包瓜、冬瓜各1个,苤蓝、干闭蕹菜各5个(每个6斤),葱6斤,玉泉酒4两,甜酱和清酱各3斤,醋2斤 。早、晚随膳饽饽8盘,每盘30个,另外御茶房为皇帝准备的例用乳牛50头,每头牛每天交乳2斤,共100斤;每天用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 。
清朝的皇帝和后妃喜欢吃鸭子,每餐饭少不了鸭子,是有记载的 。如乾隆爷的早膳里就有酒炖鸭子、托汤鸭子、清蒸鸭子,慈禧太后日常御膳谱里有焖蒸鸭子、清炖鸭子、烤鸭,鸭舌、鸭掌、鸭肝、鸭肠等等,老太太都爱吃 。因为慈禧爱吃鸭子,小德张便因一道“烩鸭条”交了好运 。
据说小德张能炒几样慈禧爱的烩鸭条、炒干兰豆腐、炒胡萝卜酱、炒黄瓜酱等几样菜,慈禧就让他任了“寿膳房”掌案 。据清档记载,皇帝每天份例是:盘肉22斤,汤肉5斤,羊2只,鸡5只,鸭3只等等,一天三只鸭子的招呼,可见爱鸭的程度 。至于原因,可能是鸭肉清火平气和健脾开胃的缘故 。
皇帝一天下来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早晚两次正膳 。早膳在七点到九点,晚膳在下午一点到三点 。两膳后,晚上进“晚点”(小吃) 。如皇帝临时饿了或想吃点什么了,则随时传进 。
皇帝吃饭有个“吃菜不许过三匙”的规矩,无论什么菜,都不能连吃三口,吃过三口的菜立即撤下 。因为皇上爱吃不爱吃的,都不能让外人知道 。皇上用膳时,眼睛看了哪个菜,旁边的太监就会将菜朝挪到皇上够的着的地方,用羹匙舀进布碟 。如皇帝说句“这菜不错”,太监再舀一次后,边将这菜往后挪 。假如连吃了三口,太监头就会喊一:“撤” 。此后十天半月就不会再有这道菜 。
皇帝吃饭自有专门的术语 。管饭叫“膳”,吃饭叫“用膳”或“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这样,“传膳”的号令一路下去,,直传进御膳房 。几十名太监的“传膳”大队,直奔养心殿 。
皇帝吃饭是讲的排场的,也就是“摆谱” 。清朝标准御膳,每餐120道菜,摆三张大桌 。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后来,后来有的皇帝将120道减为64道;到了咸丰帝再减为32道 。而慈禧太后掌政后,老太太又摆起了谱,每餐百余道菜 。皇帝的厨房是御膳房,官厨役370人;御茶房和清茶房120多人,两处太监共一百五六十人,御茶膳房下设荤局、素局、挂炉局、点心局和饭局 。清早期,清帝吃饭时还会有乐队助兴 。
皇帝大多是一个人吃饭,没有旨意任何人不得与皇帝共餐 。皇太后及妃嫔,一般在其宫里用膳 。皇帝吃不完的饭菜,会赏赐给妃嫔、皇子公主及大臣们 。随时剩饭剩菜,但毕竟是皇帝吃剩下的,能得赏赐,则是莫大的荣幸 。据说,乾隆爷晚年喜食鱼,据案载,乾隆四十六年十月二十一至十月三十日十天里,就吃了豆豉鱼二次,葱椒鱼四次,红烧鱼三次,浇汁鱼一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