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万多人被冤杀 他为何要制造明初第一冤案?

《逆臣录》搜罗了近千人的口供 , 唯独没有凉国公蓝玉、景川侯曹震的口供 , 也就是说 , 这两个主犯根本不承认“谋反” 。据野史记载 , 蓝玉不仅为自己申辩 , 而且没有诬攀其他功臣宿将 , 所谓“蓝党”完全是凭空虚构的 。
蓝玉 , 明朝初建时期一员骁勇善战的猛将 , 战功仅次于常遇春、徐达 。此人身材高大 , 面如重枣 , 看上去有点像蜀将关羽的样子 。他是常遇春的妻弟(小舅子) , 常遇春多次向朱元璋称赞这员部将 , “临敌勇敢 , 所向皆捷” 。常遇春去世后 , 蓝玉追随徐达、傅友德 , 在征战中屡建奇功 。
南征北战的大将军徐达去世 , 蓝玉脱颖而出 。多次统率大军北伐、西征 , 战无不胜 , 攻无不克 。
朱元璋把蓝玉比喻为汉朝的卫青、唐朝的李靖 , 进封他为凉国公 。蓝玉是个粗人 , 没有文化 , 性情暴躁 , 刚愎自用 , 得到皇帝的赏识宠信 , 愈加骄横恣意 , 做出种种目无法纪的事情 。
他蓄养了奴仆、义子几千人 , 作为随从亲信 。这批人依仗主人权势 , 横行乡里 , 霸占民田 。负责纪律检查的御史 , 接到民众投诉 , 要依法惩办这些奴仆、义子 。蓝玉藐视王法 , 把御史赶走 。
他北征回师 , 连夜赶到长城喜峰关 。此时关门已经紧闭 , 守关官吏在关城上查明情况 , 没有及时开门 , 他竟然纵容士兵毁关闯入 。
他北征回来 , 贪污缴获的大量珍宝 , 把元朝的皇妃据为己有 。朱元璋获悉后勃然大怒:蓝玉如此无礼 , 怎么配得上大将军的称号?那个皇妃听说皇帝动怒 , 惊惶自尽 。蓝玉上朝时 , 朱元璋当面严厉责备 , 要他今后加强道德修养 , 痛改前非 。朱元璋本来打算进封蓝玉为“梁国公” , 鉴于这些劣迹 , 改为“凉国公” 。
更为严重的是 , 他竟然无视皇帝的威权 , 恣意骄纵 。皇帝召见 , 赐坐交谈 , 或随侍宴饮 , 他一言一行总是傲慢而粗鲁 , 一点没有“人臣之礼” 。他带兵在外 , 常常超越权限 , 擅自决定将校的升降 , 不向朝廷请示报告 。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权 , 对军士任意施加黥刑 , 以此来挟制部下 , 使军队成为自己的私家武装 。西征回来 , 皇帝赏赐给他“太子太傅”的头衔 , 其实这个大老粗根本不可能成为太子的老师 , 只不过是一个荣誉而已 。蓝玉居然不识相 , 大发牢骚:难道我还不配当“太师”吗?
胡惟庸党案爆发后 , 蓝玉不被追究 。一方面是因为和常遇春和蜀王妃(蓝玉的女儿) , 二来是因为说破了燕王的不臣之心 , 燕王报复 。本来他恣意妄为 , 加上燕王的说辞 , 朱元璋“益疑忌功臣 , 不数月 , 而(蓝)玉祸作” 。
洪武二十六年二月八日 , 早朝时 , 锦衣卫指挥蒋某突然控告蓝玉“谋反” , 说他勾结景川侯曹震等公侯 , 企图趁皇帝到郊外举行“藉田“仪式时 , 发动兵变 。蓝玉当场被拘押 , 突击审讯 。官方公布的“狱词”是这样的:“(蓝)玉同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舳舻侯朱寿、东莞伯何荣 , 以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 , 谋为变 , 将俟上(指皇帝)出耤田举事 。”
次日 , 蓝玉连同家属一并处死 。株连处死的高官 , 有公爵一名 , 侯爵十三名 , 伯爵二名 , 连坐处死的功臣及其家属达一万五千人 。史家感叹道:“于是元功宿将相继尽矣!”
因此案牵连人数太多 , 一些文臣也在其中 。为此朝廷专门公布《逆臣录》 , 以显示“蓝党”谋反证据确凿 。其实欲加之罪 , 何患无辞?
蓝玉处死七个月以后 , 朱元璋似乎意识到“胡蓝二党诛杀过当” , 下了一道诏书:“自今胡党、蓝党概赦不问 。”其实杀了四万多人 , 功臣宿将死得差不多了 , “概赦不问”云云不过是一句显示皇恩浩荡的废话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