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历史上的真正的姜维到底是谁( 二 )


通过姜维避祸的历史典故可以看出 , 要学会避祸自保 , 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 , 防止自己得不偿失 。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 , 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 , 可以从态度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避让 , 可以从手段上分为正当和歪曲 。“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思量 。该走的时候不走 , 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 , 都会产生困扰 。
姜维 , 一个传奇性的人物 , 从政治家伦理方面言之 , 姜维可算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中当之无愧的英雄 。概括他的一生“恪尽本职超越了极至”
蜀国第四代掌权人姜维简介
姜维 , 生于公元202年 , 卒于公元264年 , 享年62岁 。姜维字伯约 , 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 , 少时和母亲同住 , 父亲姜冏战死之后 , 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后期为蜀国名将 , 官拜大将军 , 在蜀国位高权重 。
姜维剧照
姜维本是魏国将领 , 但是在诸葛亮北伐时期 , 姜维在诸葛亮的离间计之中 , 被魏国怀疑有异心 , 不得已的情况下投靠了蜀国 。他深受诸葛亮的重用 , 传承了诸葛亮的衣钵 , 在诸葛亮死后 , 姜维开始崭露头角 。后期 , 随被费袆等人猜忌 , 兵权有所削弱 , 但是在费袆死后 , 姜维可谓是独揽军事大权 。
诸葛亮死后 , 姜维依旧率领蜀国军队北伐曹魏 , 大胜两次 , 小胜四次 , 更有其余小败几次 , 不过总体上来说算是胜多负少 。不过蜀国朝中有人反对姜维的北伐 , 毕竟蜀国在诸葛亮死后 , 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 战争消耗国力 , 蜀国只会越发的虚弱 。
之后 , 姜维被偷袭之后 , 大势已去 , 刘禅举国投降 。姜维却不甘心 , 他假意投降魏国将领钟会 , 希望可以策反钟会 , 以钟会反叛魏国来赢得蜀国的生机 。但是钟会反叛失败 , 被部下所杀 , 而姜维在一边看到大势已去 , 提剑自刎 。
姜维有勇有谋 , 可是蜀国当时已经国力衰弱 , 一时的假意投降并不能改变什么 , 魏国兵强马壮 , 蜀国就算能阻挡一阵 , 但也只是强弩之末 , 最终的结局已经不会变了 , 所以姜维才知道钟会反叛失败 , 蜀国再没有机会了 。
后人是怎样评价姜维的
历史总是牵动着一些好奇者的心 , 人们想要一探究竟 , 想要知道当年发生了什么 , 想要知道真相到底是如何……
姜维像
姜维这个人 , 评价极高 , 一些历史学家对于他的评价仅次于诸葛亮 , 文武双全 , 而且谋略不逊色他的师父 。而历史总是见仁见智的 , 不会有任何一个人收获所有的掌声和骂声 , 姜维也是一样 , 褒贬不一 。赞赏声和批评声总是不绝于耳 。
很少人意识到 , 在蒋琬费祎死去前 , 姜维收到了多大的控制;之后那几年 , 他又如何被朝中黄皓等人打压 。这是许多人很少提及的:诸葛亮北伐 , 也有平衡蜀中派和荆州派关系之目的;姜维则是陇西降将 , 和蜀汉内部关系更是复杂无比 。实际上 , 针对他的除了黄皓 , 还有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与许多人想象的不同 , 诸葛瞻和姜维的关系 , 并不那么美好 。所以 , 姜维其实是个夹缝中的男人:他有才华 , 私德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 但落在他手里的 , 是一个诸葛亮都无法逆转的大局面 , 以及朝内不断的斗争 。但直到最后 , 蜀汉没亡在他手里——哪怕面对魏国大军压境 , 他自己身在沓中 , 被邓艾层层围裹阻拦 , 他还是完美的杀过阴平桥、晃过诸葛绪、回到剑阁、守住了钟会 , 简直把魏国的西征计划摧毁了大半 。最后蜀汉是亡在邓艾那次传奇的偷渡之上 , 但直到成都被迫 , 钟会在剑阁 , 还是动不了姜维 。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正如这句名言所说 , 每个人眼里的姜维都是不一样的 , 这涉及到价值观与人生观 , 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 , 在三国那个纷乱的人才辈出的年代 , 姜维 , 用他的一生书写了一篇壮丽诗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