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畜|浅谈B站鬼畜作品的现状与审美价值

B站作为年轻人的线上第一聚集地,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一样,形成了独特的用户生态(如一键三连),也催生了很多亚文化,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鬼畜”。

鬼畜|浅谈B站鬼畜作品的现状与审美价值
文章插图

“鬼畜”最早来自日本的N站,其定义非常模糊,大概它指对一些视频素材进行二次创作,通过自建逻辑,重排素材形成的搞笑短片。即鬼畜视频必须来自某几个广为流传的视频或梗(多为娱乐性的片段),然后打乱其逻辑,用作者自己的逻辑对素材进行剪辑(剪切,拼贴,抠图或重复),加上与之不相关的音乐(有时也会对视频原声进行处理),并用这些梗和逻辑制造笑点。比如原来的逻辑是怕上火喝王老吉,但是视频作者对它(及很多视频)的逻辑重建之后,剪辑出了怕上火喝妇炎洁,通过我们对广告的刻板印象以及概念本身(及谐音)制造笑点。类似的例子还有原视频为某早教老师一个教小朋友数正方体的视频(有夸张的动作),创作者将其与韩剧《鱿鱼游戏》中的场景结合,再P上一把枪,硬是改成了教打枪的视频。

鬼畜|浅谈B站鬼畜作品的现状与审美价值
文章插图

可以看出,我们看鬼畜视频看的就是二次创作者自己建构的视频逻辑与传统印象中某个对象的概念与其在作品中用意的反差,还有对音乐等元素的创造性使用(也是这类作品的笑点所在),我们在看的时候,首先会对创作者的逻辑感到震惊,之后会被视频中各种梗逗笑,配合上来自原片熟悉的感觉与洗脑的背景音乐,达到所谓的爽感。
分析近几年的鬼畜作品,可以发现随时间推进,去中心化,去主题化的作品越来越多。最开始,鬼畜作品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逻辑线,然后在主题上进行枝叶的修饰,比如,搞一个三国空城计(诸葛亮骂死王朗)的主题,先抠出原片中的几个字,进行部分重组,造出一句符合二次创作者逻辑的话,插到原片中,但这并不过分改变原有逻辑。或是向原片段中插入一些具有反差的片段,通常是几个抠出来的词,用反差制造笑点。有时,这些作品的原逻辑可以来自搞笑视频以外的题材。用那些插进去的搞笑素材吸引观众。

鬼畜|浅谈B站鬼畜作品的现状与审美价值
文章插图


鬼畜|浅谈B站鬼畜作品的现状与审美价值
文章插图

但现在的作品就不一样了,现在的鬼畜作品更多的进行对原有逻辑的结构的重构与拼接,甚至对多组素材进行混剪,做出一个“泛全明星”视频,或者抠出一个故事链条,套到另一个叙事宇宙中。这些作品没有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总的原视频架构,通过对主题的快速切换或对一个内容的多次重复,如在一个视频里,插入很多梗,用主题的快速切换让我们的脑子时刻紧张,观看时不断的被刺激。或是用一些外语梗,使用字幕对叙事逻辑进行重新架构,并用谐音梗制造笑料,形成“万能小语种”,我之前见过一个给德语电影《帝国的毁灭》乱加字幕的作品,表达影片中的元首对东南大学延期开学的愤怒。总之,现在的鬼畜作品思路通常都很混乱,有一种“为鬼畜而鬼畜”的感觉,不少作品都是热梗的东拼西凑,不需要一个清楚的逻辑链条,只要我用的梗比较火,节奏够快,上下文反差更大,我就能火起来。
之后,我们可以从媒体美学的角度谈一谈鬼畜作品。首先,我们观看这类作品要的其实是爽的感觉,而不是音乐的那种纯粹的,传统的美感。因为它本身就是互联网文化的产物,也可以说,它是在大众传媒与自媒体之间碰撞出的火花。一个搞笑视频片段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它被极广泛的传播。所以很多鬼畜素材都来自电视时代,(因为)只有大众传媒可以使一个有创意的广告或电视桥段为多数人熟知,如喜之郎的“我要当太空人”与86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现在,虽然电视时代已经过去,互联网(一些被普遍认可的网红人物)和一些社会现象也会充当大众传媒的角色,如去年疫情期间,钉钉由于疯狂被打一星,成了一个社会现象,也成了网络博主们的新鲜素材。但大众媒体对素材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自媒体给了这些素材重组的空间,互联网使每一个人的观点得以表达,让每一个人可以建构自己的逻辑,并把自己想到的逻辑表达,分享。自媒体让这些搞笑片段重组,让这些电视作品成为鬼畜视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