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旦|超九成二维码应用发生在中国,复旦大学发布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


黄旦|超九成二维码应用发生在中国,复旦大学发布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
文章插图
“扫码”打卡网红景点、支付交易、交通乘车……今天,你在“码上生活”了吗?现在,全球二维码应用九成以上在中国,健康码、支付码、交通码等二维码应用深度嵌入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全球数字技术浪潮中的中国本土化经验,引发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黄旦|超九成二维码应用发生在中国,复旦大学发布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
文章插图
11月20日,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与浙江大学数字沟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码之城”: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聚焦“二维码”这一当前中国数字技术实践的典型范例,分析上海及长三角代表性城市数字化发展的现状,并对如何在未来建设可沟通、宜生活的数字城市做出展望与提议。
研究邀请了上海、杭州、南京、合肥四地,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在“场景漫游”中,记录自己在跨地区、多场景中的二维码交互体验 。具体来说,志愿者在公共服务、经济金融、文化生活三大类二维码中,选择自己惯常使用的二维码进行一周的“场景漫游”,通过拍照、截屏、撰写体验报告等方式详细记录使用二维码的具体场景及感受。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中心副主任潘霁教授告诉采访人员,团队通过初步调研发现,上海和杭州数字沟通力的表现各有优势。在公共服务领域,上海的“随身办”“上海发布”等“一网通办”类应用,连接和汇聚不同类型的城市公共服务,展现了很强的沟通能力。不过,也有被调查的市民反映,大部分事情可以在线上找到办理流程或进行预约,但通常还是要到线下窗口办理。这意味着,未来城市公共服务仍然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在经济金融领域,以扫码支付为代表的二维码应用深度嵌入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在文化生活领域,上海二维码连接不同地标空间的沟通力很强。比如,市民游客习惯在外滩、东方明珠、上海博物馆等地标场所扫码。
“码之城”数字沟通力的调研框架,从“连接力”“整合力”“转换力”“融通力”“调节力”“生成力”六个面向系统性评估城市数字沟通力的状况,通过“多场景二维码交互体验调查”“市民‘码上生活’问卷”等方面的调研,探讨数字技术于城市生活的社会、文化意义,揭示当前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遭遇的挑战和困难。
与会专家认为,二维码的存在和扫码实践已经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码之城”的出现展现了数字技术与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意味着代码软件正在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直接驱动社会系统的运作,激发了城市沟通的巨大潜能。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黄旦指出,数字城市不是仅仅是技术问题,也不是简单的“数字+城市”,要把数字城市建设视为都市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作者:储舒婷
编辑:吴金娇
【 黄旦|超九成二维码应用发生在中国,复旦大学发布城市数字沟通力报告】责任编辑:姜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