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皇太极时期,明清双方曾四次议和 。
其间,皇太极主动提出了看起来不算苛刻的议和条件,但大明却悉数拒绝 。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次议和:相互欺骗
1626年九月初一,皇太极继承汗位 。
刚一继位,皇太极就迎来了袁崇焕派来的使者 。
袁崇焕派使者来,名义上是给努尔哈赤吊丧,顺便祝贺皇太极继位,实际上是来借机了解后金情况的 。
皇太极顺水推舟,热情款待了使者,并主动提出停息干戈 。
随即,皇太极提出了他的议和条件:大明以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缎百万等馈赠给后金,后金放弃“七大恨”的诉求,此后,每年以一定比例进行贸易(后金提供东珠、貂皮、人参等,大明出金银缎),恢复和平贸易关系 。
当时大明的天子还是天启帝 。天启帝指示袁崇焕:“无厌之求,慎无轻许”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文章图片

皇太极一退兵,袁崇焕就因“擅主和议”、通款与敌,被下狱处死 。
此后,投降后金(清)的明武将也逐渐多了起来 。
如果说前一次议和,双方还各有所图的话,那么,这次议和,大明就是完全被大清牵着鼻子走,完全陷入皇太极的权谋圈套了 。
第三次议和:皇太极的再次作秀
不久,皇太极远征察哈尔部,林丹汗远遁,部民纷纷归顺后金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皇太极召集众将,再次讨论伐明事宜 。
然而,一些将领的呼声,却引起了皇太极的关注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文章图片

原来,在原林丹汗统治的区域,许多部民曾经长期受惠于同大同、宣府等地的贸易 。
因此,一些将领提出:应当“讲和”为主 。
显然,如果把一意交战的责任扛在自己身上,对皇太极统治这些部民是不利的 。
皇太极遂顺水推舟,再次议和 。
这一次,皇太极是与宣府的地方官议和,表明态度:我与大明在辽东继续打,不关你们的事情,我愿意和你们保持和平 。
旋即,宣府巡抚在获得崇祯认可(至少是默许)的情况下与后金订下盟约 。
回师后,皇太极君臣决心把议和搞大一点 。
当时,群臣大多主张议和,但其目的是杀气腾腾的 。
1、如果崇祯反对议和 。
那么,所有人都知晓是谁要打,使那些被残害的明军民“虽被创疫,将自怨其主,无尤于我” 。
2、如果崇祯同意议和 。
那么,“我国利于和,彼国不利于和”,“所谓借小心以图大事,假退步以求前进”,后金正好可以“暂切假和,专修内治,以待天命”,“待天命至日,仍再兴兵征讨” 。
不久,皇太极得知:崇祯迫于文臣压力,将已与后金达成盟约的宣府巡抚调走了 。
既然如此,这事情肯定不可能成了,那就干脆把假戏作足一些!
皇太极不但自己和各地将领讲和,还让蒙古一些部族求和,甚至还让朝鲜国王也写信调和,总之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想要和平 。
皇太极|明朝曾与皇太极和谈,双方筹码十分接近,崇祯帝为何坚决不同意?
文章图片

然而,刚刚因为“擅议和”斩杀袁崇焕的崇祯,又怎么可能自己打自己耳光呢?不理!
第四次议和:被轻松化解的“议和攻势”
一晃五六年,这一次,是大明急了,想要议和 。
1637年,杨嗣昌担任兵部尚书,他认为大明的主要对手是农民军,应当先与清议和,以“撤兵中原,以讨流贼” 。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怎么不被文臣们的“政治正确”所耽误呢?
偷偷摸摸之下,崇祯的作法十分奇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