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荣|《我是人民的战士》-陈凤荣


陈凤荣|《我是人民的战士》-陈凤荣
文章图片
家住赤峰市松山区的陈凤荣老人,今年93岁了,讲起曾经参军战斗的往事,老人很是激动 。虽然诸多细节已经在老人的记忆中慢慢模糊,但他端坐的身姿、标准的军礼,以及胸前挂满的各式奖章都在默默向我们诉说着那些往事 。
陈凤荣1947年参军入伍,18岁在前线入党,参加过解放锦州战斗、平津战役、九江战役,在广西剿过匪,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立过三等功一次 。1955年12月转业,干过刑警,还当过十几年基层派出所所长 。工作期间不仅秉公执法、不徇私情,又能联系群众、暖老温贫 。
老人一直跟大儿子陈刚生活在一起,曾经的好多故事,陈刚都听父亲讲过 。
陈凤荣从小以给地主放羊、放牛为生,大一点了就开始扛小活儿 。17岁那年的一天,陈凤荣准备去地里给地主收谷子,路上碰见了几个军人 。
家里的困难一一解决,陈凤荣踏踏实实的跟着部队走了 。还是新兵的他就跟着部队参战解放锦州 。
锦州解放后陈凤荣跟着部队参加了平津战役 。
守卫天津时, 部队的训练一刻也不放松 。除了日常的体能训练、作战训练, 团长还特意安排了一次“胆量训练” 。
陈凤荣胆大心细,用最短的时间取回了物品,因此立了一小功 。这次立功给了他很大的鼓舞,无论训练还是实战他都冲在前 。
战场上枪林弹雨,危险时刻都会降临,陈凤荣受伤了 。
解放天津的总攻开始后,天津城区一块一块被我军收复 。即将与其他部队会师的关键时刻,金刚桥中间的敌堡还在猛烈射击 。
【陈凤荣|《我是人民的战士》-陈凤荣】“嗒嗒嗒嗒”碉堡里的机枪不停的吐着猩红的火舌,就像张着血口的魔鬼,英勇的战士们在付出了一定牺牲后,终于接近了碉堡 。但敌军火力太过密集,陈凤荣和战友们怎么也攻上不去 。眼瞅着一批批战士在枪声中倒下,陈凤荣心里十分着急 。他把心一横,带着必死的决心冒着危险冲了出去,抵近了碉堡 。但这时新的麻烦却出现了 。敌军的碉堡地势较高,陡壁上根本找不到可以攀援的抓手儿 。如果登不上去,就没办法歼灭里面的敌人,还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 。
陈凤荣焦急的搜寻着任何可以攀援的裂缝,突然发现侧壁上挂着的铁丝 。于是他抓住了铁丝就往上爬,可刚爬上去不到3米,突然腰部中弹跌落下去,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
那次战斗中陈凤荣失去了很多战友,自己也受了伤,但是他没有后悔 。
天津解放后,大部队南下 。到广西博白时,需要换发军装 。陈凤荣和战友去取军需时差点丧了命 。
用席子裹着的军装大概50斤一包,需要乘小船到江中心的货轮上去扛 。小船一溜儿排开,用木梯连接到货轮船上,足有半里地长 。为了节省时间,战士们一个换一个的扛起包来一溜小跑儿 。陈凤荣更是积极,来来回回跑了许多趟 。因为赶得太急,小船侧翻,一下子跌进了江水里 。眼瞅着浪花卷走了衣包,“不能让部队的珍贵财产就这么冲走”陈凤荣心里这么想着一把将衣包死死抓住 。可是自己又不会水,衣包吸了水又格外的沉,几秒的功夫他就呛了水,在水里扑腾着 。就在这时两个战友扯住了他,将他拖上了船 。
事到如今,老人还深深感激那两位救他的战友,若不是他们,自己可能再也回不到家乡了 。
陈凤荣被救过,也救过人 。
在朝鲜战争那极度危险和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陈凤荣救助了两位朝鲜老人,因而荣立三等功,得到彭德怀司令员颁发的奖章 。
一次送信回来,陈凤荣在山顶上的战壕里发现了一对奄奄一息的朝鲜老夫妻 。略懂朝鲜语的他与老人简单的交流后才知道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饿得一点力气也没有 。朝鲜的冬天异常的寒冷,陈凤荣看着两位瑟瑟发抖的老人百感交集,将身上带的仅有的一点点炒米给了老人 。可转念一想,这点粮食完全不够两位老人的生存,陈凤荣虽然心存忐忑,但还是将他们扶回了营房 。再向连长汇报后,连长表扬了他,并命他带着米面,护送老人回到自己的村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