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文 | 量子位 金磊 鱼羊
只是去看个房而已 , 戴头盔是什么鬼???
最近 , 这段「济南某戴头盔男子进售楼处」的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 。
他并不是为了搞笑才做出这样的举动 , 相反 , 目的非常「正当」——保护个人信息 。
而这背后「罪魁祸首」 , 竟然是人脸识别系统 。
只是露个脸而已 , 咋跟个人信息有关了?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如果个人信息被抓取了 , 会损失什么呢?
一层层揭秘 , 这里面的水 , 可是真够深的 。
一个摄像头 , 可能让你损失十几万
「为保护个人信息 , 戴着头盔去看房」 。
在这样一则短视频引发热议之后 , 大众惊讶的发现 , 人脸识别系统已经不知不觉成了售楼处的标配 。
还是事先不说明 , 「无感」抓拍 , 戴口罩也能识别的那种 。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不仅是视频中看房者所在的济南 , 随着事件进一步被公开讨论 , 北京、天津、广州……这样的AI应用竟早已遍地开花 。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据《南方都市报》报道 , 南都采访人员就在北京大兴区的中国铁建·国际公馆体验到了这种「无感抓拍」:看房1小时 , 摄像头没少见 , 可每一处都没有人脸识别提示 , 销售人员也并没有提及人脸识别 。
看房结束之后 , 南都采访人员在推出这种「人脸识别渠道风控」产品的深圳市明源云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销售人员处 , 看到了自己被抓拍的照片 。
同样 , 《北京日报》采访人员也在实地走访中发现:
短短一、二百米的路程中 , 前台、沙盘、展示板等几个看房人必定会停留的地方 , 角落处都安装着一个摄像头 。
长这样: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而售楼员也在被询问后承认 , 这些摄像头的作用是采集看房人的面部信息 。
一个售楼处 , 一进门就悄没声地采集看房人的人脸信息 , 是想干嘛?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精准区分获客渠道 , 防止“内单外挂”、“飞单”等问题 。
简单点来说 , 就是为了防止售楼处销售和中介为了客户是谁拉来的 , 相互扯皮 , 同时也降低房企自身的销售成本 。
据《光明日报》报道 , 有业内人士透露 , 由于房地产行业对分销渠道依赖不断加重 , 渠道(即中介等)佣金不断水涨船高 , 飞单现象层出不穷 。 之所以会出现内单外挂等现象 , 是因为渠道佣金已经是内场置业顾问的10倍左右 , 甚至更多 。
另一种情况是 , 客户在看房后不留下真实姓名和登记 , 转而寻求中介获取优惠 , 传统的登记等手段无法防范 , 人脸识别等「房地产渠道风控」服务应运而生 。
拍下人脸 , 比对识别 , 有了这样的技术手段 , 房企就再也不担心佣金多给了 。
据《北京日报》报道 , 一位不久前刚在南四环某楼盘购买了商品房的消费者告诉采访人员:他在签约前才发现自己被人脸识别了 。
结果就是 , 虽然他是在经纪人陪同下签约的 , 但由于人脸识别系统记录到他曾主动到访过一次 , 因此不能享受2%的优惠 , 「两个价格相差近20万元 。 」
这也就难怪有人要戴着头盔去看房了 。
另外 , 也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我去售楼处上个厕所 , 就要被采集信息了???
针对这一事件 , 有不少信息安全、法律界专业人士表示:私自采集人脸信息涉嫌侵权 。
强提醒:「人脸识别第一案」已宣判
无独有偶 , 关于人脸识别 , 最近除了「看房戴头盔」事件 , 还有一件强提醒事件:
杭州「人脸识别第一案」 , 判了!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根据《人民网》的报道 , 原告郭兵在2019年4月 , 向「杭州野生动物世界」支付1360元 , 购买了「畅游365天」双人年卡 。
而当时确定的入园方式是指纹识别 , 与此同时 , 郭兵和妻子也留存了他们的其他个人信息 , 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 。
但在2019年7月和10月 , 郭兵收到了2次来自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短信 , 内容中称:
年卡入园识别系统更换事宜 , 要求激活人脸识别系统 , 否则将无法正常入园 。
此后双方就入园方式、退卡等相关事宜协商未果 , 郭兵便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 图源:杭州网
最终 ,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结果为:
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共计1038元 , 删除其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 。
驳回郭兵提出的其他诉讼请求 。
法院经审理认为 , 本案争议焦点是对经营者处理消费者个人信息 , 尤其是指纹和人脸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行为的评价和规范问题 。
我国法律对于个人信息在消费领域的收集、使用虽未予禁止 , 但强调对个人信息处理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 , 即个人信息的收集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和征得当事人同意;个人信息的利用要遵循确保安全原则 , 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被侵害时 , 经营者需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
由于这个事件涉及人脸等个人生物信息采集问题 , 在网上颇受关注 , 被称为国内「人脸识别第一案」 。
虽然这个案件看似是一场较真的诉讼 , 但其背后确实一个大大的数据安全问题 。
正如《新华社》所评价:
该案一审落槌 , 如同一颗石子落入湖水 。
这一案件所激起的关于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话题 , 值得社会各方思考 。
人脸识别是把双刃剑 虽然人脸识别技术在飞速发展、进步 , 但与此相伴的安全问题 , 也是不容忽视 。
不仅是出入动物园这样的公共场所 , 现在 , 不少小区强制要求业主「刷脸」进出 。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此前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就对小区人脸识别说了「不」:她居住的小区贴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公告 , 要求业主提供房产证、身份证、人脸识别等信息 。
多数人对收集人脸识别信息不敏感 , 只是隐隐担忧房产信息被泄露 。 而劳东燕作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教授 , 她认为 , 人脸识别信息被滥用的风险比房产信息大得多 , 物业更是无权收集这些个人信息 。
具体能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举一个例子 , 《新华社》在此前的调查中发现 , 为了通过实名认证 , 达到注册虚假账号或者侵犯他人账号等非法目的 , 人脸信息已经成为黑灰产的重要交易信息 , 并催生出了「过脸产业」:
人脸信息泄露后 , 不法分子可以通过「照片活化」 , 将照片制作成动图 , 按照相应登录软件规定程序 , 图片可以完成点头、眨眼等认证动作 , 顺利通过部分软件的人脸认证 。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细思极恐 , 若是个人信息就这样赤裸裸的暴露出来 , 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失也是无法估计的 。
巧合的是 , 最近海底捞密密麻麻的摄像头 , 也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虽然网友们的回复大多都是较为调侃 , 「防止偷偷过生日」等等 , 但还真有一种被「监视」的感觉……

渠道|我,看房没戴头盔,损失二十万
文章图片

最后 , 还是那句老话「技术是把双刃剑」 。
科技的向前发展固然是正确 , 但怎么用好一把利刃 , 却是更值得深思的问题 , 你说呢?
来源:量子位
_原题我 , 看房没戴头盔 , 损失二十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