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传统农业怎样告别“靠天吃饭”——安徽宿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调查


调查|传统农业怎样告别“靠天吃饭”——安徽宿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调查
文章图片

【调查|传统农业怎样告别“靠天吃饭”——安徽宿州市智慧农业发展调查】题图 今年6月 , 安徽省宿州市小麦喜获丰收 。 秦凤森摄
宿州市砀山县电商正在梨树王景区直播销售农产品 。 崔 猛摄
宿州市砀山县葛集镇农户正在采摘油桃 。崔 猛摄
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 , 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正悄然改变 , 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发展智慧农业 。 不同于农业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化“单点”尝试 , 在东部农业大市安徽宿州 , 智慧农业的种子已在农业生产、产品销售、农企融资等多个环节生根发芽 , 农业产业全链条面临重塑 。 装上“智慧大脑”的现代农业有啥不一样?当沃野粮仓种上区块链、栽下大数据 , 当数字化渗透至农业产业的方方面面 , 能给企业和农户带来哪些效益?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 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 。 借助科技的力量 , 装上“智慧大脑”的传统农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 “聪明”的现代农业究竟长啥样?它能给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农企融资带来什么变化 , 能给农民带来哪些效益?
在安徽省农业大市宿州市 , 粮食、果蔬、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农业主导产业正在向智慧农业转型升级 , “生产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的数字农业新模式正在兴起 。
如何产:智能装备提效率
智能装备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要素 。 比如生产某种小麦需多少水肥 , 以前全靠人眼看、人工估 , 现在土壤墒情仪能定时定量地提供所需水肥数量 , 并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自动加以调节 。 再如蔬菜的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病害 , 以前要作物发病受害后才能确认和防治 , 而现在通过物联网设备提供的气温、土壤湿度等大数据 , 对比往年资料 , 就能智能判断出病害发生的概率 , 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 未雨绸缪减少损失 。
在安徽宿州 , 智能装备大显身手的数字化农业生产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 走进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安徽农业大学皖北综合试验站600亩高标准示范基地吸引了采访人员的目光 。 示范基地包含绿色农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农区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粮食作物绿色增产模式创新试验区等八大功能区 。
在玉米地旁 , 一个长着“臂膀”的器械引人注目 , 器械两头装有车轮 , “臂膀”上还挂着一排排水管 。 “这是自走式喷淋系统 , 能自动作业 , 边走边洒水 。 ”安徽农业大学皖北综合试验站副站长吕秋石告诉采访人员 。 随后 , 吕秋石又带采访人员来到灌溉泵站 。 采访人员看到 , 在一台自动抽水机器旁 , 三个分别写着“氮”“磷”“钾”字样的塑料罐装有不同成分的肥料 , 塑料罐下方则通过管道相互联通在一根粗大的水管上 。 吕秋石向采访人员介绍 , 这是新近研发的大田作物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 , 该系统以大田作物为灌溉施肥对象 , 在大田中铺设固定管网和喷灌系统 。 使用时浇多少水 , 施多少肥 , 用哪些种类的肥料 , 都能自动控制 , 可实现随时、随地、随情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应用 , 极大节约生产成本、提高水肥利用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