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栖息在网络平台的舞蹈微世界

【网聚青春的声音】
作者:尤佳悦(北京舞蹈学院2019级中国古典舞系研究生)
提及网络文艺 , 诸如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网络影视等 , 人们都能脱口而出几部代表作 。 余暇时光 , 解锁手机 , 熟练地打开充满着各样新鲜讯息的App , 通览一番 , 此时不自觉的记忆存储 , 就是与他人闲谈的话题来源 。 今天 , 人们的时间往往就这样被碎片化的信息所占据 , 大数据的算法能辨析出每个人的兴趣偏好 , 网络正在为人们构建着属于个人的文娱信息站 。
相较于其他网络艺术形式 , “网络舞蹈”较少被提及 , 但逐渐开掘的网络平台使得舞蹈获得了一处栖身地 。 说起“网络舞蹈” , 或许人们如坠云雾中 , 一时竟无法为其列下注脚 。 短视频中颇具教学意味的舞蹈、游戏中真人动作捕捉的舞蹈、街边的快闪舞蹈……凡依存于网络而存在的舞蹈 , 好像没有什么理由不叫“网络舞蹈” 。 但此类网络舞蹈的质量参差不一 , 难以系统地归类 , 故而大家虽然平日触目可见却不常以艺术的眼光进行欣赏 , 仅消遣娱乐、看个热闹罢了 。 然而 , 栖息于网络平台的舞蹈微电影、舞蹈影像正以迅猛的态势发展 。
网络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 , 网罗了诸多文化资讯 , 在网站中孕育而生的舞蹈作品在考虑流量、受众的情况下 , 往往更聚焦现实问题 , 诞生出一批高质量的影像作品 。 同时 , 网友们的几句点评、调侃也是作品获得的直接回应 。 从四方舞台转向多维屏幕 , 身体表意结合镜头语言 , 现场实拍加之后期剪辑 , 呈现于屏幕之中的新兴舞蹈形式 , 通过网络平台进入当代人的视野 。 人人参与、自主选择的网络空间 , 会不会成为未来舞蹈发展的栖息所?短视频盛行、生活快节奏的今天 , 舞蹈艺术如何凭借网络东风发挥自身的优长?当代舞蹈创作者又应当如何平衡“数据流量”与“艺术价值”之间的关系呢?
舞蹈作为时空中的表演艺术 , 素来以现场感为依凭 , 演员与观者似契约般在某一时刻相遇 , 双方在剧场内构建起“看”与“被看”的关系 。 面对着网络空间的大幅开掘 , 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观演模式改变 , 从舞台转移至网络平台的舞蹈 , 更有着播放量的需求 , 适应着编创者的新诉求 。 对于网络舞蹈的创作者来说 , 网络平台即是自我表达的出口 。
在网络平台上栖息的舞蹈影像 , 最为显现的形式便是夹杂着日常琐记的舞蹈 , 其中身体的舒展也是日常生活的铺展 。 有的舞蹈爱好者或舞蹈专业人士成为视频用户上传者 , 他们以自身舞蹈专业背景为原点 , 用舞蹈的方式 , “话说”生活的点滴感悟 。 两三分钟的Vlog独白 , 拓展了身体语言的表意空间 , 创意的想象力在视频中时常显现 。 这些舞蹈片段富有生活气息 , 倒放、顺接等镜头语言不时丰富着舞蹈的层次 , 身体节奏辅以镜头的节奏 , 尽显青春的朝气 。 以舞蹈短视频的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 , 呈现自己的态度 , 获得共鸣的体验 , 是将艺术与心灵联结的有效途径 。 将网络视为一个出口 , 以肢体语言分享生活经历 , 表达生活感悟 , 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寻觅知音 , 这是网络舞蹈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