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主义|《失控玩家》:一则保守主义的童话

采访人员 柳 青
游戏中的一个路人角色(NPC)产生了自我意识 , 从一个被轻视的小人物逆袭成拯救所有人的英雄 , 但最后 , 他还是要留在游戏中 , 赛博世界里的他祝福深爱的女孩在现实中和好朋友“多年友情成爱情” 。 电影《失控玩家》的结局保守吗?是的 。 可整部电影不就是保守主义框架里的一则童话吗?它有点新 , 有点旧 , 是新酒兑陈酿的一杯鸡尾酒 。
电影的本分:它不是游戏 , 也无法成为游戏
在各种从游戏改编或以游戏为主题的电影里 , 电影是很焦虑的 , 它试图接入游戏的世界 , 然而屡战屡败 。《失控玩家》的妙处在于它接纳“守旧”作为“翻新”的前提——电影不是游戏 , 也无法成为游戏 , 但电影可以用电影的方式讲“游戏”这件事 。
游戏产业和社交网络的发展 , 让电影进入迭代焦虑 。 游戏和互联网的结合 , 制造了一个和现实生活平行的线上世界 , 那是由数据和代码组成的虚拟社会 。 玩家和观众是快感不相通的两个群体 。 游戏带来的快乐在于强调参与感的技能学习和闯关模式 , 这是虚构故事的情感代入机制无法替代的 。 电影只能提供给观众“想象自己代入”的世界 , 但观看的行为无法和虚构的世界产生互动 。
并且 , 真人电影里虚构的世界有着坚实的物理质感 , 这和游戏的视觉风格无法兼容 。 《魔兽世界》《生化危机》《古墓丽影》和《刺客信条》这类直接改编自游戏的电影 , 反复地栽在同一个难题:用电影这种实在的媒介再现数据的虚拟世界 , 无法绕开虚实之间的悖论 。 《头号玩家》部分地缓和了电影和游戏两种视觉风格的冲突 , 导演斯皮尔伯格的应对之道是用碎片化、拼贴式的画面和剪辑呈现故事里的现实世界 , 这种视觉表达和游戏里玩家的主观视角是一致的 , 碎片的景观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的裂痕 。
“无视电影和游戏的视觉裂痕” , 或“遮掩电影和游戏的视觉悖论” , 以及 , 玩家的快乐无法在放映厅里实现 , 这种种成为电影在面对游戏题材时 , 不能承受的包袱之重 , 指向一个让电影人沮丧的结论:让电影合并游戏的“迭代”是不可能实现的 。
《失控玩家》甩掉“电影更新换代”的包袱 , 用保守主义的策略面对“游戏人生”的新命题 , 它本分地做一部传统的视觉大片 , 情境和语境是新的 , 剧作和视听的技法是基于传统的改良 。 电影开场 , 男主角“盖伊”本来是游戏里按部就班的小职员 ,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玩家女主角“米莉”一眼 ,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 盖伊对米莉的“看” , 电影用直白的剪辑暴露男人的主观视角 , 他只能看到米莉的S形身材曲线——这是男性本位对“男性凝视”的调侃 , 也是某种程度对好莱坞时髦的各种“正确”的挑衅 , 简直可以听到男性主创的心声:老派有老派的局限 , 可我们就是挺传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