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图源:Unsplash
文 | 腾讯科技编译腾讯科技讯 8月18日消息 , 机器人制造公司波士顿动力最近发布了有关两足机器人阿特拉斯的跑酷视频 。 视频中的机器人比以往显得更轻盈 , 能自如后空翻、跳跃 。 此外 , 公司还分享了机器人跳板失败以及如何对机器人进行修复的片段 。
文章图片
这是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的第三个阿特拉斯跑酷视频 , 其之所以如此痴迷于让机器人频频跳箱并做后空翻 , 与汽车公司从事赛车运动的原因相同 。 那就是利用各种运动来测试机器的性能边界 , 推动部件和技术的开发进步 , 这些测试对消费产品也有涓滴效应 。 就像赛车运动催生了量产汽车上所采用全轮驱动、盘式刹车和安全功能一样 , 教阿特拉斯做后空翻有望让波士顿动力公司生产出更好的机器人 。
文章图片
阿特拉斯团队负责人斯科特·昆德斯马(Scott Kuindersma)先是展示了两足机器人的一些数据 。 这个机器人高1.5米 , 重86公斤 , 用电池和液压驱动 , 躯体自由度达到28度 。
昆德斯马在谈到阿特拉斯的跑酷运动时表示 , “跑酷对我们的团队来说是一项很有用的组织活动 , 因为它突出了几个最重要的挑战 。 首先 , 我们如何制造出运动能力强的高功率密度移动机器人?我们如何设计控制算法来完成各种动作?我们如何将外部环境感知和机器人动作联系起来 , 既能完成从A点到B点的整个过程 , 又能在这一过程中调整脚步 , 通过四肢动作来保持平衡?”
与前两个跑酷视频中展示的一次性技巧不同 , 新视频显示阿特拉斯一口气完成了整个障碍赛 , 波士顿动力公司称这有助于提高机器人的可靠性和可拓展性 。 一次通过全部障碍会导致许多失败 , 能帮助硬件和软件团队搞清楚如何对机器人进行升级并通过全部障碍 。
虽然阿特拉斯的硬件与之前外观没有太大的不同 , 但机器人现在的移动方式似乎有所变化 , 主要区别是现在机器人会用各种小动作来保持身体平衡 。 在波士顿动力之前所发布的视频中 , 机器人显得更重更笨 , 最新视频中的阿特拉斯机器人可以通过挥动手臂或调整脚步来维持平衡并继续前进 。
机器人时不时挥动手臂的行为更像真正的人 。 当某个跳跃完成不好时 , 就会通过挥动手臂来调整重心 , 从而继续完成下一个动作 。
【团队|波士顿动力发布两足机器人跑酷新视频:自如后空翻、拿手撑杆跳梁】视频还显示 , 机器人在用手臂撑着一根横杆跳过去的时候 , 支撑臂一直在抖动 。 波士顿动力公司的博客文章指出 , 对阿特拉斯来说 , 这个动作实际上相当困难 , 因为单臂支撑沉重身体并非易事 。 这个动作代表了机器人的极限能力 。
文章图片
波士顿动力公司表示 , 现在阿特拉斯的所有运动都是由其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自主驱动的 。 此前 , 机器人只能在平面或固定箱子上进行预先编程的跑酷 , 但阿特拉斯现在可以通过RGB摄像头和深度传感器检测环境 , 并做出相应反应 。 正如波士顿动力公司所言 , “这意味着工程师不需要再为机器人可能遇到的所有平台和间隙预先编程跳跃动作 。 相反工程团队只是开发了少量模型和特定动作 , 让机器人匹配环境并实时执行 。 ”阿特拉斯身上搭载的三台机载计算机能够处理所有所需的计算 , 感知周围环境 , 规划路线 , 并保持机器人直立并前进 。
波士顿动力还首次发布了如何训练机器人跑酷的幕后视频 。 从视频中 , 可以看到阿特拉斯在跑酷过程中经历各种各样意外或者磕磕碰碰 , 就像极限运动员接受特技训练一样 。 其中某一时刻 , 机器人没能跳到下一个台子上 , 一头磕到了平台边缘 。 而在一次跑的过程中 , 阿特拉斯腿部的液压管似乎爆裂了 , 其顺势倒在地上缩成一团 , 液压管内的液体喷得到处都是 。 还有一次 , 当阿特拉斯试图做后空翻时 , 平台被压垮了 , 机器人直接后脑勺着地 。
文章图片
阿特拉斯看起来摔得如此之惨 , 部分原因在于工程团队还没有对机器人加入任何类型的坠落检测功能 。 人类在快要跌倒时会有一种保护性习惯 , 比如说用双臂撑地减缓伤害 , 但阿特拉斯总是直挺挺地摔下去 。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视频还展示了工程团队如何对机器人进行维修 。 经过一系列跑酷测试之后 , 阿特拉斯几乎完全报废 。 工程师们用起重机拖着故障机器人四处移动 , 用巨大的数控机床生产新部件 。 在阿特拉斯再次进行跑酷之前 , 所有的组件都要经过反复测试 。
来源:腾讯科技
_原题波士顿动力发布两足机器人跑酷新视频:拿手撑杆跳梁很自然
推荐阅读
- OriginOS|当硬件驱动力逐渐放缓,手机还能更快吗?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VIA|x86研发团队卖给Intel后 VIA出售厂房和设备:北美分部就此终结
- 团队|深信院41项科研项目亮相高交会 11个项目获优秀产品奖
- 团队|玉米和水稻基因组引导编辑效率提高3倍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带动力|自带动力“机器人管道工”现高交会,从事水下检测,全球首款
- 团队|生物技术成茶产业提质“金钥匙”
- 团队|俞敏洪首场助农直播带货,寻找新商业模式和老师转型方式
- 团队|年终策划 | 航天专家史青:为火箭“体检”给火星车装“耳朵”